镇江调解员周秀琴被评为江苏“最美法治人物”

今日镇江讯  一男子因被拖欠工钱,情绪激动,爬上铁塔,辖区派出所接警后,经过耐心劝解,将当事人带回丁卯宜调解中心,周秀琴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当事人情绪激动地拍桌子,而周秀琴则一遍一遍拍打着他的肩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周秀琴十几年的调解工作中,这样的场景对于她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

在镇江新区丁卯街道,宜调解中心可谓家喻户晓,无论带着怎样的烦恼来到这里,金牌调解员周秀琴都会帮大家解开心结。在群众心中,宜调解中心就是身边的“解忧杂货铺”。今年12月,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周秀琴江苏“最美法治人物”荣誉称号。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她坚持在服务群众中传播法治理念,在履职尽责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社会治理中打造江苏样板,是忠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把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

周秀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2004年从润州区政法委副书记岗位上退休后,本可以在家享清福,但是,当丁卯街道找到她,请她协助做好街道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党建等工作时,她没有犹豫,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走上了人民调解员的岗位,本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一边学习一边干,一干就是十多年。

丁卯街道党工委政法委员戎中华告诉记者,丁卯街道地处镇江城乡结合部,这些年随着丁卯片区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很多新型社会矛盾,最常见的就是基层纠纷、物业纠纷、打架斗殴以及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纠纷等。“周秀琴是从润州区政法委退休的,有充分的和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经验,她这个人又特别热心,也特别关心群众,值得信赖,另外,她还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情况特别了解。所以在需要这样一名人民调解员的时候,我们觉得她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长期的政法工作经验和十余年的调解员工作经历让周秀琴积累了丰富的矛盾跳出经验,调解工作室几乎每天都有当事人来访,有时一天要接待群众4-5批(次)。

“面对当事人要以心换心,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没有不通人情的当事人,只有不会拨动思想开关的调解员。”说起自己在调解工作中的“秘诀”,周秀琴这样说道。

以那名被拖欠工钱的男子为例,男子是外地务工人员,工钱被老板拖了半年,迟迟要不到,一时情急就选择了比较极端的方式。得知这件事后周秀琴立刻赶到现场,一方面安抚他的情绪,一方面给出承诺:一天之内一定帮他把问题解决,下班之前让老板把钱打到他的账户上。

在把男子劝说下来后,周秀琴把他请到了调解室,对于他的情绪表示理解的同时,也提出批评,“我跟他说,任何时候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都是不对的,但是我也告诉他,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也不下班,让他放心。后来快六点的时候,工钱到账了,那一刻当事人很激动,眼泪都流出来了。这一幕也让我感触很深。”周秀琴说。

“没有不好的老百姓,只有不会工作的调解员。”周秀琴用她的行动充分诠释了调解员和老百姓是站在一起的。

将调解工作“九字诀”落在行动里

对于调处纠纷,周秀琴总结了自己的九字诀:“一定二让三不四落实”,即先给当事人吃一颗“定心丸”,告诉来访者“我调解你放心,直到你满意为止”,接待群众后,让座让茶,让他们感受到调解员的体贴与关怀;对老年人、特殊纠纷和外辖区来访者不推诿、不厌烦、不草草了事;对涉及企业、社区(村)、相关单位及外辖区包括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坚持做到相关企业落实到人、相关部门落实到人、相关社区(村)落实到人、调解时间(地点)落实到位。她的“九字诀”,不仅是说在嘴上,更是落在行动里。

周秀琴曾经遇到一位当事人,是拆迁户,因为拆迁协议签订问题,心里产生不平衡。有一天,他情绪非常激动,跑到街道,声称自己口袋里揣着匕首和遗书。当时现场有好多人围观,情况非常紧急,如果有个万一,很可能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周秀琴赶到现场后,趁他不注意挤到他面前,假装对着围观的人讲话,实际上则是在给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当事人的情绪慢慢缓和,随后周秀琴把他请到了调解室,告诉他“你要找的人我一定帮你找到”,给他吃下一颗“定心丸”。观察到当事人带着一个茶杯,周秀琴借着帮他打热水的机会,假装不小心把这个杯子摔碎了,当事人当时就愣住了。

“我告诉他说,这叫‘碎碎平安’,我这里有个新茶杯,送给你,新杯子,新起点,来我调解室,我给你泡杯好茶,但你要把刀子放下。我又让他把遗书给我看,拿过遗书后我就把它撕掉了,我说你的事现在我管了,你要见的人我一定帮你找到,但是你一定要冷静。”周秀琴说,她当时没有感觉到害怕,“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做到平时看得出来,苦难时站得出来,危险时豁得出来。我是共产党员,从来没怕过当事人,因为他们都是老百姓。”

周秀琴不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也帮助很多企业化解了棘手的矛盾。她调解的“中船现代公司劳动纠纷案”还被评选为镇江新区2020年度“十大优秀调解案例”。

镇江中船现代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期强告诉记者,公司对一位违反公司规定的老员工给予了开除处分,但是这个人心里不服气,一个多月时间里三番五次来公司门口闹事,胡搅蛮缠,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生产经营。“最后我们请了周老师来帮忙化解纠纷。周老师当时也是多次进行调解,找他谈话,摆事实,讲道理,但是一开始他就是不听。最终,在一次交谈中,周老师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顺利把事情解决了。”

十余年间,周秀琴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周秀琴调解工作室”于2019年7月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镇江市首个“金牌调解工作室”,她本人先后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新时代江苏司法为民好榜样”“全市政法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最美司法行政人”等荣誉。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周秀琴不仅是人民群众的调解员,也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她在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同时,还用一桩桩、一件件凡人善举,诠释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

在协调矛盾过程中如遇到特殊困难群体,周秀琴会主动想方设法、甚至掏出自己的退休金帮助解决困难。结对“社会妈妈”,为两名初中贫困学子捐资助学。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周秀琴不顾71岁年龄,自告奋勇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向武汉捐款2000元,缴纳特殊党费1200元。还组织带领党员志愿者自费购买食品、消毒用品、慰问逆行的社区医务人员和一线值班保安。

丁卯街道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工作人员焦孝红是周秀琴的“徒弟”,她动情地讲述了一件事情。有一位智力不全的当事人曾经找到周秀琴帮忙调解一件事情,在调解过程中,周秀琴了解到,这位当事人住在河边废弃的工棚里,无水无电,生活很困难。于是,周秀琴在帮他解决了纠纷后,还帮他申请了廉租房,并且告诉这位当事人,以后每个月9号都可以找她领取200元生活补贴。“这200元其实都是周大姐自掏腰包的,但是她不让我说。”焦孝红说。

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周秀琴觉得不光要解决老百姓的眼前事,更要实实在在地关注到他们的困难,他们的需求。她有十几本笔记本,第一页记着的都是当事人的电话、家庭住址。

“我觉得事情能在我们手上画上句号,也是出于当事人对我们的信任,那我们不能有事有人,无事无人,所以逢年过节,我还是会联系一下他们,问问近况,如果遇到有经济困难的,也会发个红包,帮帮人家。”周秀琴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实际上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周秀琴的家庭并不是特别宽裕。她的老伴身患脑血栓,女儿女婿下岗后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尽管如此,她依然每年拿出数千元,帮助遇到困难的群众。

“我作为一名五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后还要继续发挥光和热,为人民服务!”说起今后的打算,周秀琴目光坚定。(全媒体记者 朱秋霞 通讯员 滕延福 钱钢)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