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文化 以美培元 瓦楞纸创想工作坊:在传承文化中挖掘学生创造力

今日镇江讯  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房梁、门、窗、家具、灯、书简、画册和文房四宝,以废旧瓦楞纸为原材料,一座具有魏晋风格的读书草堂“生灵活现”展示在眼前,这是日前记者走访位于新区银山小学瓦楞纸创想工作坊看到的景象,该工作坊近期获得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

时间追溯到去年4月,银山小学收到省相关部门发布的省级艺术展演相关公告,学校充分利用具有一批美术骨干教师的优势,组织美术老师们研讨参加展演的作品规划。

“我们将本次工作坊定位为趣味实践、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让孩子们在搭建工作坊的过程中将所学变为作品,融入他们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表达。”银山小学校长王红燕介绍,当时正值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产生很多废弃的智慧设备包装盒,很多师生提议充分利用这些废旧的瓦楞纸材料,通过艺术手法,做成展现传统文化韵味的作品。

原材料有了,如何让作品蕴含文化意义?为让作品体现具有鲜明的镇江地域文化特色,师生们最终选定镇江文化的名片之一、南梁太子箫统曾在镇江南山创作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步文学选集《昭明文选》。

于是,老师们带着学生前往南山,通过参观来亲身感受招隐、挹江亭、读书草堂等古迹,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一片片废旧的瓦楞纸,通过拆、裁、剪、撕、粘等工序,在穿穿编编、剪剪贴贴、撕撕刻刻、拼拼搭搭中,一个仿制南山箫统太子读书台遗址的古建便栩栩如生呈现出来。

“学生们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发挥创意实践潜能的同时,也实现了文化传承。”在读书草堂的小桌台上,以《昭明文选》中诗句为题材的学生绘本作品便是最好的印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读书草堂的创作过程中,银山小学师生们编制了《瓦楞纸变形手册》,瓦楞纸课程也成为该校特色校本课程,利用瓦楞纸制作作品已成为学校新风尚。

“自从学校开展了瓦楞纸课程,孩子特别感兴趣,家里书房的扇子、香袋、铅笔盒、纸筒等,都是孩子亲手制作的瓦楞纸作品。”银山小学六年级学生杨哲轩的母亲康女士说,瓦楞纸制作不仅提升了孩子的自主设计能力,也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很开心能看到孩子的一步步成长。

不仅仅是读书草堂,银山小学师生们还设计了很多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瓦楞纸精品作品。如以蛋蛋人为主角的竹林七贤、蛋蛋之家和蛋蛋屋,59个蛋蛋人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表情;纪念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组合,沉甸甸的稻穗下是袁爷爷心爱的“袁花花”,同学们为了表达对袁爷爷的敬爱,特意把稻穗放大得比花生米还要大……一个个可爱而稚嫩的创意,表达了孩子们闪耀着童心的美好愿望。

今年5月,银山小学将瓦楞纸课程送至幼儿园,在一个个蛋蛋人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小朋友们甚是开心。接下来,银山小学还计划将瓦楞纸课程拓展至初中校园,让更多的青少年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弘扬文化,以美培元。银山小学深入传承新区厚重的宜文化,以最小成本创作出更多格调高雅的优秀作品,在发掘学生创造力的同时,继续在“立德树人”的育人之路逐梦前行!(全媒体记者 张琼霞  通讯员 王玉龙 徐迎春)

编辑:解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