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45)

长篇连载┃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45)

王景曙

【续昨日《第十章 此情如江水长流》之《58.纸薄情浓:“双向”致谢信》(今日5400字)】

59.袍泽之谊

烽火遍地、生死相依的湖北前线岁月里,援鄂队员之间、队员与当地医护之间,故事的又一层写满“袍泽之谊”。

“先遣6勇士”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投入战斗伊始,平生第一次长时间戴护目镜,眼部周围压伤成为很快遇到的问题——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战斗力。赵燕燕忽然想起自己在上海进修时,曾学习过以医用敷料贴来缓解压力损伤,灵机一动:此法或可用于眼部保护!于是她立即向老家江大附院请求邮寄材料,“1月31日寄出,我们2月2日就收到了”。

随后,赵燕燕将敷料贴裁剪成护目镜大小,敷在眼部周围,自己试用一次之后“发现效果很棒”,迅即向大家推广使用。她裁剪了厚厚一摞,“数量足够小伙伴们用上半个月”。

均由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援派的庄珍和虞海燕,在方舱医院里形成固定搭班。每次入仓前,姐妹俩都相互督查对方的穿戴,严防任何暴露,“这是对队友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中法新城院区C8西病区,身为同批镇江队队长兼“江苏三队”护理D组的感控责任人,每次进入“红区”前,大姐般的冯丽萍总是手握胶布卷,先帮组员们踏踏实实地穿戴到位、贴封到位,才再忙自己;而每次出仓,冯丽萍也都必然断后。

宽宽大大的防护服,对身高1.82米的大个子李鑫而言,穿着倒是“刚好合身”,但这个时候要想再弯腰套鞋套就费力了,“怕一弯腰把防护服给撑破了”。所以,每次武装,他都需要由战友们帮忙套鞋套,“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

在前线有人“服侍”的李鑫,更在前线喜遇殊缘。到达武汉的第六天,2月7日晚上,李鑫在朋友圈晒出了这份殊缘:“我想说:这是我同一大学的师姐,同一老师的学生,在这种时间、这种场合见面了,你还能怀疑缘分这一说么?”所配一张照片是他与师姐在C8西病区里的合影。

实际上,以“江苏三队”拥有整整百名护士的庞大数量而言,“李鑫前线遇师姐”的故事,“缘分”含量就更高:巧合之下,编排的10个护理小组中,他俩都在E组。无论白昼还是深夜、无论晴天还是雨雪,总在同一班次携手上阵,因而“相处”时间最长。

师姐叫李娟娟,来自扬州市。李鑫讲述,援鄂前他与比自己高两届的李娟娟互相不认识,分设小组后,“我就想看看组员是哪里人”,看到一个扬州的,加上微信,一聊天才知道是同校师姐。

武汉期间,李鑫在朋友圈曾两次晒师姐,第二次晒,已是时隔近一个月之后的4月2日凌晨2点38分,“肺科医院的第三个班,下班啦!一切安好。与师姐再次并肩战斗……”所配与李娟娟的又一张合影,是在肺科医院ICU-A区里。

李鑫与师姐转战肺科医院合影

与李鑫同是由丹阳派出的队员冷惠阳看到这条微信后,留言拿老弟开涮:“你姐姐我鼻腔里全是泡,下次申请来接10床,让我早点下班。”毫无疑问,无论就实际年龄还是从业资历而言,32岁的冷惠阳当属26岁李鑫的另类“师姐”。

莫说不同城市之间,即便77名镇江援鄂队员,由于来自全市太多家医疗机构,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也是“曾经素不相识、如今结为战友”,从而产生深厚的“革命友谊”。

来自丹徒区人民医院的徐鲜讲述,“谁缺什么只要在群里说一声,立即就会有人热心响应。”那天,徐鲜的洗手衣出现破裂,便进群询问谁是否有多余的,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的主管护师李维亚,很快给她送过来一套崭新的洗手衣。细心的徐鲜后来发现:“李老师平时上班自己穿的洗手衣都是旧的,新的还没舍得穿。”

虽然每个班次都有明确时段,但队友们之间早已养成了互相“提前接班”的习惯。这个习惯对于“隔壁老王”而言,不过是从镇江带到武汉。王笠说,在武汉投入工作后,虽然大家来自不同医院、乃至不同城市,彼此尚不认知,但“救援”的信念与使命却是相同的。

纪寸草讲述,一段时间战斗下来,大家都体会到队友在红区里“越到班次最后时刻越难熬”,便互相分忧解难,提前接班已成常态,“有时能提前近一个小时”。

24小时内轮番交接班,由于班次原因,每天都会有一些队员错过一日三餐中的某一餐,错过上一餐,下一餐就会“青黄不接”。刘宁利讲述,每次自己错过饭点归来后,门把手上都很快挂上热乎乎的饭菜,“就像身边有‘田螺姑娘’为我们服务一样。”

以下是“江苏三队”镇江队员群里,在不同时间段上有关“代战友领饭”的微信聊天剪辑:

“今天哪些人休息?”    “帮夜班的人拿饭”    “夜班的人接个龙”    “梅琼”    “1 尹江涛 1512”    “这样接龙吧,需要登记房号的”    “1 尹江涛 1512;2 梅琼 1522”    “我给你们拿。挂在门把手上,可以吗”    “可以”    “在座的哪位大佬麻烦能带早饭,就我跟刘老师两个早饭。直接放门口不用敲门。谢谢!”    “早饭放在门把手上了!大家开门的时候幅度小一点”    “我压根起不来”    “还好我们有陶老师”    “等你起来再吃吧”    “好好休息”    “我起来又倒下去了”

一天,下夜班回来的朱玮晔躺到床上的时候,“已经后半夜了”。次日一觉醒来,酒店的早餐供应早已收场,“听着肚子的咕咕声”,朱玮晔只能迫切向往当天的午餐“会是红烧牛肉还是老坛酸菜”。突然,群里又传来通知:陶华奎已经给大家领好了早点!

“猪猪”和王玉是同批镇江医疗队中年龄垫底的几位,她讲述,早在出征时的一路上,“大家就很关心照顾我们,帮我们搬行李”。后来培训学习,也受到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耐心指导,“红区”开战后,更被“家长般”反复叮嘱要保护好自己。虽然之前素不相识,朱玮晔说,在这个团队里自己很快就“找到了家的感觉”。

“我们一起在班车上迎接太阳初升,一起在屋檐下感受寒风凛冽。在这里,我每天跟他们待的时间最长,他们是我最亲密的人。我是组里年纪最小的,资历也是最浅的,他们在工作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生活上也很照顾我……”这是王玉归来后工作小结中写的一段内容。

处处受到战友呵护的“大脸小王”,后来也用己所长回馈师兄师姐们。转战肺科医院ICU后,因为遇到新的电子系统,护理记录单填写成为一些队员的难题,而这个系统恰好与王玉在扬中市人民医院ICU工作时用的系统一样,所以很快就得心应手。“一直都是同组的老师们帮助我,现在我终于也能帮到他们一回了!”王玉讲述,她就让老师们把信息内容先写在纸上,然后由自己逐一上填,“老师们照顾病人比我更在行、更有经验,案头工作我就多做一点。”

“蒙面”时期,始于素不相识的集结,到后来在前线战斗中成为“默契得如合作多年的老同事”,这个过程里,这此“白衣大侠”们彼此之间也大多始终不识真面容。“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我记得了他们每个人的体型、音色、发型,就是没真正看清过他们的脸。”王玉说,一出房间门就得带上口罩,入仓前进行武装穿戴时,大家更换口罩的时间“基本上不超过几秒”。

不过,一天晚上,王玉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大家”。由于气温骤降,也旨在减少聚集,当晚王玉所在的护理A组小组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7女2男,9张不戴口罩的面孔同时会合在屏幕上,其中包括梅琼、刘子禹、王玉等3位镇江队员。“这是我们9个人的第一张大合照。”王玉说,她当时逐一仔仔细细地看了每个老师的脸,默默刻在心里,“他们笑起来真好看”。

陈良莹则是直到归来,援黄石的39天时间里,一次也没见过当地战友们的真正面孔。后来5月12日这天,她所援派的黄石矿务局职工医院召开护士节表彰大会,那边护理部主任把一张合影照发到群里,陈良莹端详半天,不由问道:“上面有几个是我认识的?”“你大部分都认识啊!”谈起这件事,陈良莹不由乐了,“实际我一个都对不上号。哈哈哈。”

前述,2月9日方舱队员孙立果出发去往武汉途中,发出一条朋友圈:“同饮长江水的武汉同仁们,我们来了,期望能换你们稍事休息,以更健康的体魄,更良好的状态去一起战斗。”相隔数日后,一踏上援助地黄石的丁明,也由衷而呼:“让黄石同仁们喘口气吧!”

前线烽火岁月里,援鄂队员与当地医护人员之间结下了深厚战友情。忆起C8西病区里并肩战斗的武汉本地同事,尹江涛甚为感慨:他们其实更加不容易,事先已连续在岗坚守了一个多月没有休息,许多都是刚毕业的“小年轻”——“我们是武汉人,理当冲在一线救同胞!”这是他们的战斗誓言。

正值疫情凶猛之时,孙付国在黄石市中医院ICU里上的第三个班,“ICU-4”同组当地护士王安娜当天管的病人较多,到了下班点,手上许多事情还没做完,孙国付便主动留在红区协助她一起完成所剩工作。孙国付讲述,这本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且自己身为组长,“最后一个撤离”也是职责所系,始料不及的是,当晚下班回到驻地后,他就收到了王安娜微信上连夜发来的致谢,由此两人之间有了以下一段对话。

王安娜:“今天好感谢你,真的特别感动。”

孙国付:“不用客气,应该的。”

王安娜:“很感动,真的真的。”

孙国付:“你的感动点也太低了,我们是一个团队。团队协作是很重要的,个人能力再强也比不上一个团队!加油,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还要相互学习、相互照顾。”

王安娜:“因为我能力不行,所以跟着你们挺好的,一群良师益友,特别棒。”

孙国付:“不要谦虚,你也有你的闪光点!”

王安娜:“没有没有。你工作有多久了啊”

孙国付:“十年。2010年工作的。”

王安娜:“我天,怪不得的,能力这么强。”

孙国付:“过奖了。其实来到这边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黄汉鹏他们到达之初,黄石矿务局职工医院为了对江苏医疗队表达感激,多方面给予优待,比如把大换衣间专留给队员们使用,在伙食上也“开小灶”。身为江苏援黄石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第十支部书记的黄汉鹏得知情况后,果断谢绝了院方的好意。“疫情当前,不是享受优待的时候,我们是一个战壕,必须和当地队友们打成一片,这样也更有利于开展救治工作。”

与孙国付同在中医院“ICU-4”组的陈慧丹讲述:“我们与当地护士组成了属于我们的‘蛋黄苏’,经历无数个日夜的搭班,不仅配合得十分默契,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胡冬燕老师没有上班穿的靴子,我把发的靴子送给她;王安娜吃够了盒饭,我就把家里带来的零食送给她吃;她们上下班没有班车,我们让司机师傅顺路停停带上她们;她们重症护理经验不足,我们就把重病人全部接下……”

援派在黄石大冶市人民医院的孙玮讲述:“虽然他们是当地人,但也回不了家,只能住在宾馆里。”当地医护人员的生活用品及食物都是自己买,发现这个情况后,孙玮和队友们就经常把一些水果和零食带到医院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2月22日那天,丁咏霞在实验室加班至深夜,黄石疾控中心的负责人见大家太辛苦,便嘱次日上午迟一点上班。“不过,我还是六点多就自然醒了,可能现在唤醒我们的不是闹钟,而是责任。”丁咏霞日记中写道。上午到了差不多的时间点上,“我们可爱的‘生活管家’邓老师就在群里上线了”,以为丁咏霞等人当天应该不会起来吃早饭的她,专门给大家带来了早点。

生活上的悉心照料无时不刻、无处不在。丁咏霞讲述,2月24日那天是“二月二,龙抬头”,一吃完午饭,当地一位同事就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给宠物剃毛的工具”,帮几个男同胞理了下发,条件有限的非常时期,也算是送上一份超越物质的心意。

正是在前线并肩战斗中,丁咏霞亲历见证并深深体会到当地、尤其是基层防控一线疾控人员的工作艰辛。那天午饭后,丁咏霞临时接到一项任务:3点半出发,与同事一起去7个基层卫生机构取样。丁咏霞讲述,各个卫生机构分布都十分偏僻,路程极远。其中有个叫西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被采样对象住在山上,需要翻越几座山头。经常是有几个不住在一起的对象需要尽快采样,这就意味着工作人员得翻过这座山头采样,下山后又要再爬另一座山头。

湖北战“疫”前线,大量来自五湖四海、肩负共同使命的各省医疗队,无论像“江苏三队”与“山西二队”这样既在中法新城院区C8同一楼层成为“东西友邻”、又是驻地酒店里的“上下铺兄弟”,抑或从未在战壕里有过具体交集,但他们之间一样抒写某种袍泽之情。

这天下夜班的王玉,途中“发生了一件特暖心的事”。凌晨时分,风有些大、下着小雨,班车行驶在空荡荡的街道上,“不同于上班时途中的叽叽喳喳,下班后大家都会用沉默表达着自己的疲劳,整个世界静谧得仿佛只有我们一车人”。

这时,一辆大巴“与我们并排行驶”起来,那车上的人很多也穿着洗手衣,“一看就是同行”。突然那边先是有个中年男士,朝王玉他们这边竖起了大拇指,随后一车人都不约而同地扭头过来竖起了大拇指,“仿佛在说:嘿!你们真棒!”受到感染的王玉这边,大家也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回礼。王玉在自己的日记中完整记下了这一幕:“……我不知道你是谁,但你让我再一次知道:爱和团结,比病毒更强大。”

孙志伟讲述,3月17日那天下午踏上返程时,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会合了很多撤兵的省医疗队,“山东队一看到我们,就打招呼喊‘苏大强’,我们也喊起了‘鲁大强’。”去时未晤,走时相逢,“都是战友,心里暖暖的”。

与孙志伟同批去、同批回的季冬梅,休养隔离中的3月21日,转发了一篇“美篇”作品,题为《纪念那段战友情》。转发时,季冬梅契合作品主题,简洁文案仅三个字加一个标点符号:“为纪念!”

作品的主人“婷雨逍遥”,实名桑蕊,是由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派出的援鄂队员。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里,桑蕊与孙志伟、季冬梅、张艳红同在“江苏省援鄂医疗一队第一组”。

《纪念那段战友情》是一个4分26秒长、全由图片集辑而成的组合视频,以一曲《成都》作为背景音乐,视频分为“我们住的酒店”“我们支援的医院”“我们的战友”共三个板块。“我们的战友”中,共20名“第一组”组员全部轮番出场:50秒处是孙志伟;紧接着是张艳红,此处所用数张照片之一,即为本书第八章、第48小节《出院!出院!》中提及,那张3月8日晨张艳红与徐州队员伏蜜蜜的举牌合影;2分钟处是季冬梅;2分32秒处,是“无锡二院桑蕊”本人。整个视频作品的结语是:“归来仍是朋友,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明日请看《第十章此情如江水长流》之《60.硬核“支前”》】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