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四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白玲提醒:孩子不吃饭, 问题或出在家长

宝宝长期进食不香,偏食、挑食等行为,极易造成宝宝在生命早期缺乏微量营养素,影响生长发育,严重者还会导致各种机体疾病的出现。

那么,宝宝挑食、偏食,真的只是宝宝之过吗?其实,在喂养过程中,有的家长也会犯以下一些常见的错误,导致宝宝“吃饭不香”。

溺爱型:任凭宝宝的喜好,随意选择食物,允许宝宝看见零食想吃就吃。只要能让宝宝尽可能吃到食物,喂养者总是一再妥协,吃饭时,宝宝想要什么就是什么,各种小道具、小玩具络绎不绝。

专制型:宝宝1-2岁正是贪玩的时候,加上刚开始手脚不协调,会常常把饭菜撒得满桌都是。为了省时省事,部分喂养者进行“强硬式喂养”,坚决不让宝宝自己碰碗勺,看着宝宝吃得少,仰头捏鼻就是一顿灌。这不仅让宝宝从此对进食产生抗拒心理,还大大增加宝宝积食症的发病率。

忽视型:为了喂饭而喂饭,全程极少甚至没有任何语言引导或鼓励宝宝进食、品尝新食物。缺乏引导和情感的交流,宝宝除了要吃饭,还得“坚强”地默默忍受这一份孤独。

一般来说,宝宝6—7个月开始便可用手指逐渐抓握各种细小的东西,家长可在宝宝有自主进食意识后(一般是10—12月),开始对宝宝进行有规律且耐心的进食训练。在非进餐时间,严格限制宝宝吃零食的次数和量。宝宝进餐时,先让宝宝自主选择食物种类,喂养者在旁耐心温柔引导,鼓励其进食种类多样的食物。尽量不借助道具分散或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其专注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和宝宝强调吃饭的概念及其规律性:“爸爸妈妈也是每天在固定地方,固定的时间进行吃饭的。”让宝宝知道,到了这个地方,这个时间点,就应该吃饭。喂养者为宝宝准备食物时应注意种类要多样,外观和颜色上尽量投其所好,充满童趣,以此增加宝宝的食欲和进食的积极主动性。吃了零食或者别的杂食、消化不好等,都可能引起宝宝不爱吃饭,家长在引导宝宝进食时应理性对待,不应随意严厉打骂孩子,给宝宝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避免宝宝对吃饭产生抵触心理。如训练得当,宝宝在1.5岁以后就能逐渐愉快地自主进食,而不会出现2-3岁还要满屋追着喂饭或者每到吃饭时间便不思饮食的情况。(钱菁璐 杨泠)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