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镇江日报》的40年情缘

与《镇江日报》结缘,是1982年。那时,还没叫《镇江日报》,而叫《镇江市报》。我也是这一年从江苏省冶金经济管理学校毕业,并留校任团干的。由于喜欢文学,留校没多久,就组织创办了一份校内刊物——《冶校青年》,将学校一批文学爱好者聚集到一起。

团干的优势,当然不能只在校内,还有校外。除团市委外,《镇江市报》、镇江人民广播电台也是对外交流的重点。也正是从那时起,我与《镇江市报》开始结缘。首先结缘的是《年轻人》专栏,当时有两位编辑,一位是范德平老师,一位是丁卉老师。范老师戴着一副眼镜,很斯文,一看就是很有文化的那种,说话慢条斯理。第一次见到范老师,话都不大敢说。原本普通话就很差,再一紧张,很多话需要说几遍才能让范老师听清。即便如此,范老师仍然很认真地听。记得那时候正在大力宣传张海迪的事迹,为了在校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我将学校一位腿脚不好、但学习很用功的学生,作为学习张海迪的典型,在《年轻人》专栏进行了宣传,在学校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也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后来,范老师离开了《年轻人》专栏,但是,他仍然会不时的关心我,帮助我。以至于30年后的一次聚会,我见到范老师时,仍有一种紧张的感觉,心里则十分感激范老师。没有范老师当时的帮助,我就可能放弃写作。那时的我们,可不像今天的年轻人,通过网络就能把自己“写红”。我们除了有限的报纸杂志之外,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真的很难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遇到报社老师的指点和帮助,对于提升信心是绝对重要的。

丁卉老师白白净净的,个儿不是很高,但很有气质。记得她脸上有一颗美人痣,印象很深。她待人非常热情,也非常爽朗,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即便稿件不能采用,也会用笑来让你愉快地接受。与丁卉老师的交道,也有近两年时间。后来,听说丁卉老师调南京去了,很想念,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再取得联系,非常遗憾。

那时候,冶校复办时间不长,宣传方面非常薄弱,很多需要宣传的内容,也都是通过我给发出去的。自然,离不开范老师、丁老师的帮助。

1984年,我因为工作原因,辞掉了团干之职,与《年轻人》专栏也就慢慢失去了联系。而《年轻人》专栏,也在转型,内容变得更加宽泛丰富。但是,文学爱好没有因为团干辞掉而放弃。因此,通过范老师、丁老师,又认识了方范老师、景异玮老师。特别是方范老师,成了我与其他单位文学爱好者联系的“桥梁”,她把很多文学爱好者介绍给了我。也把我介绍给了很多文学爱好者。马季、董晨鹏、王景曙、张坚强、王明法等,都是她介绍的,也让我在那个阶段,稍稍有了点名气。即便1985年到1987年去西安读书,也没有停止与《镇江日报》各位老师的联系,没有少给《镇江日报》投稿。

随着自己的爱好逐步由文学转向经济,与文学版的老师联系逐步减少,与其他版面的老师联系增多,如经常参加《镇江日报》的征文活动,写一些《镇江日报》需要的短文。2006年转向写评论之后,联系也更多、更紧密。虽未具体统计过在《镇江日报》发表过多少文学作品、评论文章,粗略算算,几百篇还是有的。10年前曾经有一天,一次就收到来自于镇江报业集团的稿费单20多张。

多年来,与《镇江日报》各位老师的联系、交流,尤其是受到的各种帮助,也为我今天在评论领域取得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谢《镇江日报》,感谢《镇江日报》的各位老师,也就成了我与《镇江日报》结缘40年最想说的一句话,也是最应该说的一句话。(谭浩俊)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