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镇江日报》的几个第一次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无数次第一次,我与《镇江日报》也有好几个第一次——第一次发稿、第一次受挫、第一次合作采访、第一次稿件获奖……有些事虽已过去30多个年头,但至今仍记忆深刻,历历在目。

我与《镇江日报》结缘,始于1987年,之后这个缘分一直未断,并越结越深。那一年,我从工厂调入西郊宾馆,在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由于宾馆老总曾担任过《镇江日报》通讯员的缘故,便鼓励我向新闻单位投稿。在向润州区广播站投了几篇稿件被播发后,我开始信心十足地向《镇江日报》投稿,哪知连续投了好几篇,都没有任何回音。我有些不甘心,有一天便带着投过的几篇稿件,找到了《镇江日报》总编办。

那天的印象到现在还十分深刻。记得时任总编办副主任的孙爱国老师热情接待了我,在得知我的来意后,孙老师不厌其烦地为我分析了这几篇稿件存在的不足,同时建议我对其中的一篇稿件补充素材、全面修改。我按照孙老师的指点对稿件进行了认真修改,再次邮寄给报社后,《西郊宾馆开源节流效益提升》终于在二版见报,虽只是一个“小豆腐块”,我仍兴奋了好几天。之后对新闻写作的兴趣便越发浓厚起来。

就在我兴趣高涨、频频写稿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我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备受“挫折”。那时我已从西郊宾馆调入润州区广播站,开始在区里从事专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记得当时我采写了一篇某个下岗工人创业的新闻稿件,稿件刊出后受到了当事人的质疑,他向报社反映稿件中某个数据有出入。报社在确认后便暂停了我的投稿资格。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心灰意冷、萌生去意。这时,时任报社通联部主任的张振武老师把我叫到报社,与我促膝长谈。张老师认真剖析了我存在的问题,要求我更加重视稿件的审核工作。张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让我从迷茫中走了出来。从此,在我几十年的新闻宣传生涯中,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差错。

从事新闻宣传后,我曾与多位记者老师合作,每一次都感到获益匪浅,合作采访让我的新闻业务水平有了长足提高。印象最深的是我第一次与报社记者张翀煜老师的合作采访,当时张老师是报社社会部的一名记者,虽年纪不大,但颇有功力。记得是1994年春天的事,我和张老师约好到蒋乔采访一位种菜大户,靠科技兴农致富。张老师认真准备了采访提纲,到现场后仔细观察,深挖致富根源,不仅采访了当事人,还采访了村干部、蒋乔农业助理等相关人员。张老师采访时的深入、细致、全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采访方法和技巧,成为我以后采访时的“必备武器”。

回顾自己的新闻宣传生涯,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每一项成绩,都是和报社老师无私帮助、大力支持分不开的。2012年,我与报社老师合作的新闻稿件“京口环卫工全省首享休息日”,获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回想这篇获奖稿件,凝聚着时任报社总编孙肖苏的许多心血。当年2月,我获得一个信息,京口环卫工人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休息日,在报社例行特约记者选题会上,我上报了这个选题,立即引起孙总的重视,他亲自参与选题策划、素材组织、现场采访、稿件润色,稿件参加当年的江苏省好新闻评选,一举荣获一等奖,这是我参与采写的新闻稿件第一次获得省级大奖。

从年轻时开始与《镇江日报》结缘,《镇江日报》已陪我走过了35个年头,并且还将陪我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在《镇江日报》的帮助和陪伴下,我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获评江苏省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新华日报社十佳通讯员、镇江市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获京口区嘉奖,最近又被评为“最美京口人”。(梅永生)

编辑:沈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