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延续!江苏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000例

“远方的侄女,你好,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相遇,可以说是上天赋予我们的莫大缘分。我微不足道的举动,可以让世间多一份温暖,我很开心,也很欣慰。在接下来的治疗中,你一定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好好配合医生,听爸爸妈妈的话……”

这是一封写信者与收信者互不相识的信。写信的人,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祁金同,收信的人,是一名患有血液病的14岁女孩。虽然他们并不认识彼此,但随着粉红色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这名14岁的小女孩的生命将得以延续,血脉相连,爱与奉献的温度让这个冬日更加温暖。

1月25日下午1点半,来自南京的志愿者祁金同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他也成为了江苏省第100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献血献髓 热心公益

今年33岁的祁金同在一家科技公司从事质检工作,平日工作忙碌的他非常热心公益,常年参加公司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还曾被评为南京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2020年,在一次献血活动中,祁金同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毫不犹豫留样报名,成为了一名捐献志愿者。

2021年8月份的一天,祁金同接到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患血液病的小女孩配型成功,当时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当他将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意外的阻力产生了,由于父母和妻子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并不了解,都担心捐献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事情陷入了僵局。 

为了顺利捐献,之后的几天,他从网上找了很多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普知识和已经成功捐献志愿者的事例给家人观看,妻子也帮忙通过熟识的医生朋友详细咨询了相关知识,最终,通过多方了解,家人打消了顾虑,一同支持他去捐献救人。

幸运的是,之后的高配和体检都非常顺利,很快患者医院就确定了今天为捐献日期。祁金同说:“没想到,我微不足道的付出可以拯救一个生命。希望这个14岁的小姑娘可以早日背上书包,重回校园。长大后,把这份爱延续下去,帮助身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让世间多一份温暖。”

生命起航,从0到1000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但仅有少数患者能在兄弟姐妹中找到配型相合的供者,绝大多数患者需要到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寻找配型。上世纪80年代,欧美等国纷纷成立骨髓库,由于种族的差异,华人患者只能在华人自己的骨髓库中才能找到合适的配型。2001年,在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中国红十字总会重启中华骨髓库建设,江苏成为最先开展建设的11个省份之一。

2002年10月31日,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宣布江苏省分库正式启动,全省各地纷纷行动,动员广大群众加入中华骨髓库。省红十字会联合卫生厅首先动员全省医务工作者报名加入捐献志愿者行列,多年来医务工作者的报名和捐献均占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随着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一场场生命接力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2003年7月,徐州29岁的耿森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江苏第1位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开启了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里程碑。随之苏州、常州、镇江、南京、无锡等地相继有志愿者捐献,当年就有9位志愿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2008年4月,经过5年的时间完成了首个100例捐献;之后用时2年零9个月,完成了第二个100例;到现在,仅用时10个月便完成第901——1000例捐献,捐献速度不断加快。

江苏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副主任吴非表示,1000例不止是被记录的数字,更承载了1000个生命的重量和众多重症血液病患者的期盼。一代一代青年坚定接过捐献的接力棒,救助素不相识的病患,把温暖送给最需要的人,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份份爱心,更是一份份责任和担当。

江苏已有20.5万青年报名加入捐献志愿者行列

为切实加强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的建设,江苏省红十字会把造血干细胞捐献作为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的一项特色工作来抓,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新发展理念,在组织建设、宣传发动、制度规范和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努力耕耘,取得积极成效。经过全省红十字会系统、移植采集医院和HLA实验室的共同努力,江苏省分库各项综合指标排在全国前列,自省级管理中心成立后,各设区市也相继申请成立捐献工作机构,截至目前,12个设区市成立了编办审批的工作站,所有设区市和县(市、区)均开展捐献服务工作,省、市、县三级捐献联动服务网络已全面形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

江苏省分库自启动以来,已有20.5万青年报名加入捐献志愿者行列,1000位志愿者实现了捐献(其中37例捐往韩国、美国、德国等11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报名数和捐献数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吴非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离不开红十字工作者和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更加离不开全省20余万入库志愿者和他们家属的无私奉献,正是大家携手并肩、共同用爱心架起了这座生命之桥,为众多血液病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来源:交汇点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