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探“虎”,打卡江苏“虎”地图

“静则含威不露,卧则雄风犹存,啸则百兽绝迹,行则林间生风。”威风凛凛的“虎”不仅出现在历史传说中,还遍布在江苏的每一个角落。虎年说虎,跟着新江苏一起去打卡江苏的“虎地图”吧!

南京:龙虎巷、虎踞路、养虎巷

南京和虎的渊源颇深。提到虎,第一印象就是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龙盘虎踞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龙虎巷、虎踞路、养虎巷……金陵城里还藏着很多带“虎”字的地名,构成了一代代南京人共同的记忆。

龙虎巷

龙虎巷,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南门,呈南北走向,长约500米,沿线是独具特色的津派建筑,是近现代南京大工业初始期产业形成的重要证物,北方建筑文化南进的一次成功实践。

近代随着津浦铁路的兴建,大量北方修路工人南下南京浦口,在浦镇车辆厂西北侧逐渐形成街区,并取名为龙虎巷,含藏龙卧虎之意。

虎踞路

虎踞路,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南京快速内环西线的组成部分,同城东的龙蟠路构成虎踞龙盘之势,北至北京西路,南至汉中门大街,道路全长2.3千米。

养虎巷

养虎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一条正对1865大门的小道,朱元璋曾在此圈养各地进贡的猛虎,由此得名。

苏州:虎丘

虎丘

苏州最有名的“虎”莫过于虎丘,苏东坡曾写下“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的佳言。虎丘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吴地记》引《史记》云:“阖闾冢在吴县阊门外。以十万人治冢,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

虎丘占地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世界第二斜塔”的云岩寺塔、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的剑池、留下“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佳话的千人石......山光塔影中,江南景色恬美如画。

常州:虎臣桥、虎渡桥

虎臣桥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虎臣村因西南部的虎臣桥而得名,虎臣桥又因横跨虎臣河得名。

虎渡桥

元至正末年,居住在常州大南门的徐仲深为避战乱,南下寻觅新址,来到今礼嘉镇坂上村(街)一带时,见这里四面环水,树木葱笼,便摆渡登洲,突然树丛中跃出一斑斓猛虎,径自渡河北去。回家经占卜后认定这里是一片风水宝地,于是举家南迁。

定居后,为沟通南北往来,徐氏便在猛虎北渡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桥,因有虎在此横渡,故称虎渡桥。

镇江:虎头山、虎踞桥

虎头山

虎头山因山形似虎,形象通真,故得名。虎头山春夏秋冬,四时流转,景致不同,随步换景,让人流连不止。

虎踞桥

虎踞桥是江南运河长江入口处现存的第一座古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虎踞桥修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二年,在这以前的虎踞桥都已经垮塌。史志对于这座桥的最早记载从明代弘治十四年开始,镇江知府王存中将倒塌的虎踞桥建成单孔有榫砖石桥。当时的镇江有城墙和城门,虎踞桥因为建在虎踞门外而得名。

扬州:老虎山、老虎山农贸市场

老虎山

老虎山位于潮河与邗沟之间,东至高桥路,西接凤凰桥街,总面积0.2平方公里,现如今被高楼大厦覆盖,只闻其名不见山高。“老虎山”周边衍生出“老虎山路”“老虎山桥”等地名,还有美味的“老虎山锅贴”。

老虎山农贸市场

老虎山农贸市场位于老虎山西路南侧、漕河北侧、凤凰新村东侧、御河苑南区西侧。推陈出新后,集精品住宅、生鲜集贸、经营办公等多功能业态为一体,为市民带来方便体验。

南通:虎啸轩

五山的黄泥山上有一座亭阁,称“虎啸轩”。

传说,东海龙王三太子无意一瞥,相中了这片丰饶膏腴之地,想占为己有,于是兴风作浪,害得沿海百姓无法安宁。

狼山脚下有个铁匠,生得虎头虎脑,人称虎侯,因看不下去便锻了一口“紫琅剑”,奋勇而出,为民除害。经过数十个回合后,龙王三太子被砍下一只前爪,落荒而逃。虎侯也因血流过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天长日久,虎侯化成了一只仰天长啸的石虎,龙爪也变成了一条断断续续的石堰。老百姓为纪念“虎候”,建立“虎啸轩”,而三龙子的一只龙爪掉落江边形成“龙爪岩”。

连云港:白虎山

白虎山

“马耳晴岚飞彩凤,虎峰夕照应非熊。”白虎山地处古城南门外,崛地而起,孤高突兀,是连云港海州八景“虎峰夕照”之所在。古时,因其位于古城海州门户,地势险要,历代均为军事要地,而在近代,海州党组织也是在白虎山上的一块巨石上正式建立的。

盐城:南北“虎码头”

盐城有两个码头的名字与虎有关,一为在南边的东台富安场虎墩,一为在北边的大丰小海场虎墩。

1021年,北宋真宗天禧五年,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镇盐仓的监当官,提出修筑捍海长堰。为了确定堰基的走向,范仲淹北端到达小海场,登上虎墩(高沙冈),踏勘地形滩况,测定长堰基线。《扬州府志》载:“小海场有虎墩,范仲淹筑堰捍海经虎墩即此地。”

南端到达时名虎墩场的富安场。富安场古名虎墩、虎阜。一土墩形状似虎,因而得名。1047年,北宋庆历七年改名富安场。西湖老人曾记云,“范仲淹至虎墩,憩于墩上,理短统靴,复跋涉观潮”。

老虎鞋

老虎鞋,因鞋头形似虎头而得名。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老虎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呵护孩子健康成长。2007年,盐城老虎鞋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徐州:虎山腰村虎山、汉王镇虎腰村、安然村虎山、老虎井

徐州有许多“虎”地名,郊外有虎山、虎村,市中心还有一口虎井......

虎山腰村虎山

明朝时期,虎山腰村虎山因位于丁塘湖和姬村湖之间,被称为湖山,清代又因其形似卧虎,改称为虎山。清代著名治水官员黎世序在此处建“重门擎托”的虎山腰滚水坝,受到嘉庆皇帝嘉奖。200多年之后,这个水利工程仍然安在。

虎腰村民国石碑

汉王镇虎腰村人勤物丰,山清水秀,300多年的老槐树、60年的老井给这个村落增添了些许韵味。村里还建了一座村史馆。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然村东北虎山,因附近还有马山、马鞍山,留下了一段“虎逐马弃鞍”的传说。清同治《徐州府志·山川考》有所记载:“虎山,山西长岭与马鞍山接,俗谓虎逐马弃鞍……”

老虎井

2010年,中山南路与王陵路交叉口的绿地施工时,挖出了一口古井,现在依然保存完好。徐州市史志学会副会长李世明称,这口井名叫“老虎井”,传说曾经有一只老虎落入井中。

封侯虎

徐州沛县地区还有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封侯虎。头大、眼大、嘴大、身小,四肢粗短,身体滚圆,身形憨态可掬,大眼睛和额头上的“王”字,又透着老虎的勇猛和威严。沛县封侯虎身体避免棱角的设计,实际上是取虎之锐气于外,寄虎之佑护于内,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圆润和谐。

宿迁:泗阳县李口镇其虎社区

泗阳县李口镇其虎社区是烈士魏其虎的家乡。魏其虎194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淮泗、淮宝县副县长等职。其间,因其对敌斗争英勇果敢,被大家誉为“魏老虎”。

1947年1月30日,魏其虎带领县警卫连在黄集与国民党军队遭遇,敌众我寡,四面被围,年仅33岁的魏其虎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了纪念烈士魏其虎,村庄改名为其虎村。1981年清明节,泗阳县政府重新立碑、修建墓室、建忠义桥。

淮安: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其虎村

2001年,为了纪念烈士魏其虎在境内负伤牺牲,岔河镇的良王、龙庄两个村合并成一村,取名为其虎村,该镇境内还有以烈士名命名的其虎桥。

虎头枕

此外,淮安地区还有特色虎头枕,虎头枕具有“三大一小”的虎头枕典型特征,即头大、眼大、嘴大、身子小。淮安地区的民间手艺人还会在线条交叉处运用打籽绣作为装饰,针迹突出,具有独特活力。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徐春晖 周永金

资料来源:南京有个号、更南京、镇江城建档案馆、梦眼千寻公众号、无线常州、人文中吴、虎丘管理处、苏州姑苏发布、徐州发布、宿迁网、人文撷英、泗阳史志等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