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日报》,助我成长的良师

石玉成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一转眼,我从教师改行从事新闻宣传已经20余年。而在我的新闻从业之路上,也与《镇江日报》结缘了20多年。可以说,《镇江日报》是助我成长的良师!报社的老编辑、老记者们的循循善诱和无私教诲,引领着我在面向润州全区的新闻之路上一步步成长。

听闻《镇江日报》将迎来复刊40周年,作为一名老通讯员,在深表祝福的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说上几句心里话,说一说我与《镇江日报》20多年的情与缘。

故事还得追溯到1999年。我原本是一名教师,新闻从业之前从事了10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记得当时我在地处偏僻农村的金江小学任副校长,并开始兼职学校的宣传报道工作。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起步写校园新闻时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我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成功的阶梯,只要辛勤耕耘总会有收获的。“不会种田看邻居”,也就是从那年开始,我一直坚持看《镇江日报》,并将精彩的新闻稿件、灵动的新闻图片剪贴下来,细细研读,坚持向老记者们学习,用于指导自身的实践,坚持从写一篇篇小“豆腐块”、拍摄一张张新闻图片做起。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看到《到渔船上看看》《农科园里长见识》等一篇篇“豆腐块”在见报时,那份喜悦和自豪感至今难忘。

在我的新闻从业经历中,杨咏、景广权、李思诚、王鹏程、吴浩、张涛等《镇江日报》老报人给我的无私帮助和鼓励,更让我难以忘怀。当年的我作为一名新闻战线上的“新兵”,又是“半路出家”,刚开始无论采写稿件,还是稿件的刊发,困难和阻力是免不了的,也更渴望得到行业老记们的悉心帮助。

记得2006年3月,我在采访中挖掘到一个很有特点的新闻素材:大桥村蔬菜种植示范户凌英一家以两亩四分地的收入,不仅解决了全家人的温饱,还率先住进了两层小楼。而这个有着高中学历的菜农更用连续写了20年的种菜日记,完整地展现了一个农民发家致富的全过程。为此,镇江日报新闻中心记者沙艳秋应邀和我一起,先后三次前往凌英家中采访,与凌英一起下田体验,了解了这名菜农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原汁原味的细节。经过深入的采访,几易其稿,反复推敲,这篇2500多字的新闻通讯《廿载种菜日记 一部致富真经》终于在《镇江日报》头版头条刊出,收到良好反响。这篇稿子从采访、撰写到刊发,报社记者对新闻工作的那份耐心、细心和执着,让我感动,受益良多,也更加激发了我采写新闻稿件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校到润州教育系统,从教育新闻到面向全区的新闻宣传工作;从“小豆腐块”到深度报道、头版头条的采写;从一张张小图片的拍摄,到积极向《新华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级媒体的投稿发稿……

《镇江日报》在传递着满满正能量的同时,也始终是我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在新闻之路上的良师益友。多去去村民的檐前屋后,常走走乡野的田间小道;常与居民聊聊家长里短,多捕捉寻常巷陌民生关爱。从事润州区的新闻宣传工作20多年来,我曾先后与毛小平、沙艳秋、王鹏程、朱婕、文雯等多位《镇江日报》记者合作,与记者一起寻找新闻选题、一起挖掘典型素材、一起采写新闻稿件……我本人也在一次次新闻采写实践中收获着成长。

从采写一篇篇小“豆腐块”起步,到《镇江日报》《新华日报》等刊发深度报道;从《镇江日报》投稿刊发第一篇图片新闻“学步”,到《人民日报》通讯员年度刊发新闻图片全国排名前十;从获评《镇江日报》优秀通讯员、镇江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到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新华日报》特约摄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年度十佳摄影师……如果说在我20多年来的新闻从业经历中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的话,我始终都不会忘记,且要感谢《镇江日报》记者、编辑老师们一直以来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我与《镇江日报》结缘20多年,真心希望我与《镇江日报》这份情与缘能长期持续下去。衷心祝愿《镇江日报》站在复刊40年的新起点上,继续砥砺前行,创造更多的新辉煌!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