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

华允庆

一转眼40年过去了,我珍藏着的一块豆腐干大小、已经泛黄的剪报,一直随着我的工作调动,出现在我新的办公桌里。

那是1982年的4月13日,这一天太值得纪念了,就在这一天刚刚复刊不久的《镇江市报》第二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两篇新闻稿件,尽管只有400个字不到,一块豆腐干大小。要知道虽说我是六八届初中毕业生,其实就是正规读过一年中学的初一学生。我的文字变成了铅字,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也第一次有了笔名:贡华,我能不激动、能不开心吗?

“文革”断送了我的学习之路,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低,一直很羡慕、很仰慕会写文章的人。那年我在工商部门工作,一天接到领导的通知,说《镇江市报》复刊要招收一批年轻人当记者,这批年轻人已经经过初审,要到我们管辖的京口闸农贸市场现场采访后写稿件。那天我和几个同事,与市场里的商贩们一起,也算真正经历了一次正式的采访活动。

那次活动以后不久,我陆续认识了后来成为《镇江日报》骨干力量的曹卫民、朱宏瑗、孙肖苏、顾洪恩、张良国、张晓平等知名记者。知道了当一名记者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整天骑着自行车到处采访,回到报社马不停蹄立马写作,那时经济部的主任是余(中奇)老师,老余主任虽然平时喜欢开玩笑,可审核起年轻记者的稿件时一点也不含糊。那些年轻的记者,经常垂头丧气拿着余主任打回的稿件回到桌前重写,一边写还一边嘴里叽里咕噜的。

一天,曹卫民对我说,你整天在市场上转悠,新闻线索多,除了给我们报料,你也可以自己试着写写。我赶紧说我哪有这个能力。曹卫民说,不要怕,你写撒,写好了给我,我帮你修改。得到了鼓励,于是我大胆写下了后来见报的两篇稿子。稿子见报后,鼓起了我写稿件的勇气,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懂得了什么叫新闻线索,也明白了我所在的市场管理部门,还真是一个出稿子的地方。那时孙肖苏跑商业财贸口,他总是能抓住当时老百姓最想知道什么消息,有针对性地去采访写稿。他发现了不少商业欺诈违规的问题,会及时和我联系。我和他密切配合,对怕宣不怕罚的单位和个人,孙肖苏上,对怕罚不怕宣的,我上!记得有一次我们针对有的菜场,把计划供应的平价紧俏菜品,卖给小商贩再去卖高价,损害了市民利益。我们写了一篇《五条街菜场“卖大号” 给不法商贩开绿灯》登在1983年8月25日报纸的头版上,得到了时任市长邓鸿勋的重视。当时邓市长批示,要严肃查处,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后来这篇稿件被评为当年省好新闻。

1982年和1983年两年,在记者朋友的关心帮助指导下,我从不敢写很快变成经常写,接触较多的群工部季老师,每次收到我的稿件,都是鼓励在先,对文章的不足也毫不客气地提出尖锐批评。这两年报纸刊用了我44篇文章,虽然都是豆腐块,但基本都是涉及民生的问题,有力地宣传了党的有关政策,也促进了我市市场管理工作的推进。我个人1982年当年以及后来的多年,都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后来我调离了工商部门,不管是城管部门还是规划部门,我所干的工作,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几十年来,我每天都会浏览一下《镇江日报》,因为《镇江日报》始终把百姓关注的事情放在心上,始终在替百姓说出心里话。而管理部门,从《镇江日报》上就能了解到老百姓在想什么、在盼望政府为他们解决什么。我始终认为《镇江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这个师、友,不仅仅是教会了我写稿子,更重要的是指导促进了我的工作开展,工作期间我取得成绩,我始终认为与报社的教育帮助分不开!我们迎来了日报复刊40周年的大喜日子,俗话说:四十而不惑,衷心期望本来就很明智的报社,未来的日子里更加睿智!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