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年前,成就吴文化的一次礼让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之本为人,礼之质则为敬。

远古的人类对火山、地震、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便认为天地间有神的力量,有鬼的存在。出于对天地鬼神的惧怕、敬仰,人们就会举行一些仪式,用物品来祭拜。这,就是礼的萌芽。

文献记载,蚩尤时代的原始祭祖仪式,称之为尸祭。尸祭要找一个活人为“尸”,充当已经死去的祖先来接受祭拜。充当“尸”的人,一般是受祭者的孙子。

为什么“尸”要是受祭者的孙子呢?

在母系氏族制社会时期,普遍的婚配方式是“族外婚”,部落里男性氏族成员的儿子要“嫁”到外族,到了孙子又重新回到部落内。因而祖辈和孙辈属于同一个氏族部落,父辈和重孙辈则属于另一个氏族集团。以李衡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在原始的两合氏族婚姻集团向地域性的两合氏族婚姻集团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昭穆制度,这种现象是由男孩在集团或组织中身份地位的变化而引起的。

“尸”还有性别的要求:如果受祭者是男性,“尸”必须是男性;如果受祭者是女性,“尸”也必须是女性。女性之尸一定要找异姓之女(不同于夫家的姓)担任。

尸祭仪式开始时,“尸”进入祭祀的宗庙坐在高高的位置,先将祭品插入酱或盐中,然后取出来祭祀。祭祀要喝大羹,就着调料吃菜肴,要吃九饭。众人向“尸”献酒,丧主初献、主妇亚献、来宾之长三献。三献之礼完毕,为“尸”饯行,也像先前那样行三献之礼。最后,“尸”出室下堂。

在整个尸祭过程中,尸的主要任务就是代表祖先吃吃喝喝,不干什么具体工作,所以后来就有了成语“尸位素餐”。又因为作为“尸”,是很庄重的事情,要端端正正,不能乱动,孔子说:“寝不尸”,意思是说,在睡觉的时候,可以随意点,不必像“尸”那样死板。

这个仪式流行于夏商周,直到西汉时才废除。

考古发现证明,镇江是悠悠三千多年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1984年,镇江大港北山顶发现春秋吴王余昧墓,出土鸠杖、余昧矛、甚六鎛钟、甚六鼎、甚六纽钟、编磬等青铜器及其他文物400余件,其中15件带有文字,文物现藏南京博物院。

尸祭缶盖铭文

尸祭缶盖铭文拓片

其中,一件名叫“尸祭缶”的文物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这件缶的盖上刻铭文三圈,计31字:内圈“□君之孙□剩(利)之元子弟尸祭”,中圈“□其吉金自乍丱(盥)缶,□□(眉寿)无□(期)子:孙:”,外圈“永保用之”。学者们的考释结果因认识不同而大相径庭,有观点认为,“尸祭”为余祭,是器主;亦有观点认为“尸祭缶盖”是尸祭的重要实证,此处存疑。

礼仪是各国逐鹿会盟的内在动力,青铜礼器是文化交流的实物佐证。在嫁娶姻亲的仪式过程中,在烹食煮酒的日常生活中,吴国贵族学习中原礼仪制度,保持礼尚往来。北山顶春秋墓除了各类吴国器物外,还出土了徐国器甚六鼎、甚六鎛钟、甚六纽钟等。这些珍贵的青铜礼器带给我们3000多年前贵族们“钟鸣鼎食”的生活图景,带给我们春秋时代贵族们的生活细节,以及吴国贵族与周边诸国交流的实物例证,也说明了中原文化与吴地文化的交互传播。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泛指吴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当前学界大致认为吴文化是一种复合文化,是中原文化与原有土著文化的融合和生发。依据考古和城市文献,吴文化发源于宁镇地区。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正是3200年前的一次礼让,成就了今天的吴文化。

相传距今3200年前(约在商代晚期),陕西岐山周部落的首领周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有个儿子叫姬昌。周太王在世时,因钟爱孙子姬昌,表示想把首领之位传给季历,由季历传给姬昌。而按照商周时期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继位传统,首领之位理应先由长子泰伯继承。大哥泰伯和二哥仲雍得知父亲的心愿后,双双奔吴,避入荆蛮之地,断发文身,以让位于季历。于是,得以季历继位。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成就一段礼让佳话。姬昌即日后著名的周文王,是周朝的奠基者。

在荆蛮之地,泰伯、仲雍与当地的土著人为伍,受到当地人的爱戴,成立了“勾吴”奴隶制国家,这就是“吴”的形成。

泰伯、仲雍让贤南来,开启了吴文化的史诗篇章。(张剑 马彦如)

来源:京江晚报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