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重重,如何正确对待“颜值经济”?

近年来,医美消费市场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迷恋”整形美容,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医美培训机构的乱象,揭开了医美行业的冰山一角。近日,市消协发布了《镇江市医美行业消费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医美行业乱象主要涉及资质、手术效果、美容贷、预付卡等方面,存在执业资质不全、项目开展随意、夸大宣传普遍等问题。

资料图


行业乱象重重

2021年底,市消协根据消费者对医美行业的投诉重点,展开消费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体验员体验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1070份有效调查问卷,并在10家医疗美容机构、7家生活美容机构进行体验咨询。

调查显示,部分医美机构证照不齐全、医生资质不健全、医疗产品渠道不明;部分消费者反映术后效果不佳,甚至不如原来;有商家诱导办理美容贷过度消费,消费者陷入贷款风波;消费者充值后遇到商家拒不退款,店铺改名后拒绝使用原充值卡,甚至商家停业、卷款跑路等。

本次调查,市消协经过法律法规查询、行业主管部门咨询、医疗机构/医师资质信息查询等方式形成报告。而作为普通消费者,在接受医美服务前,想获取更多医美行业知识,查询医美机构的详细信息、相关医师资质及既往处罚警示等信息,较为困难。

违法违规普遍

在此次问卷调查结果中,绝大多数受访者并不清楚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区别,仅有17.76%表示非常了解,能够清楚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尽管对行业不了解,却有69%的受访者有过美容整形的想法。

根据调查,我市医疗美容机构超医疗审批项目经营情况严重。根据《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和国家卫健委全国医疗机构查询结果显示,体验调查的10家医美机构中有2家机构的性质和审批的诊疗项目不符合要求,不能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但实地咨询中,都表示可以开展抽脂、瘦脸针(肉毒素注射)等项目,并且大部分医美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超审批提供医美服务的现象。

机构夸大宣传、工作人员介绍不准确现象也较为普遍。医疗美容机构的宣传海报、官方网站等载体存在误导消费者、提供超范围项目等问题;而且门店的工作人员对医美行业的标准要求介绍不准确,有混淆概念的现象。其中,京口区一家医疗美容诊所的广告海报,以较大字符展示“透明整形”,而其目前审批的诊疗内容并不能开展医疗美容项目。

同时,生活美容机构违规提供医美服务项目多见。问卷调查结果中,生活美容普及率较高,74%的消费者接受过生活美容服务,机构中违法开展水光针(有针式)、光子嫩肤和热玛吉等医疗美容项目常见。在体验的生活美容机构中,仅1家明确表示只做日常美容,没有任何医疗美容服务,其余6家机构均表示,可以通过请医师到店操作或带去其它机构提供医美项目。

正确对待“颜值经济”

除上述问题外,调查还发现,医美行业中“整形掮客”现象普遍,在消费者咨询后,医美机构联系频繁,给消费者造成一定困扰。消费者在问卷的建议和意见中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加大执法力度;行业价格应当公开透明;使用产品要有保证;套路少一点,不要用低价吸引人,然后推销产品;服务态度不能以交费多少区别对待;少一些夸大宣传,多一些责任心。

医美是消费医疗,但重点在医疗,需要持续进行大众科普。为此,市消协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医疗美容行业相关制度,面向社会广泛普及医美行业的政策规范;医美机构要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放在首位,遵照法律法规合规经营,完善自身的管理规章;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保证使用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盲目宣传,不诱导消费,实事求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消费环境;明示收费标准和预收款的相关制度,树立责任意识,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媒体记者 朱婕 通讯员 陈红生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