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隆明:拍照带来的乐趣

今日镇江讯 童隆明是我市资深摄影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摸相机,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荏苒中,摄影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让他收获了不一样的成长经历。

与摄影共同成长

现在的摄影可能比较简单,拿起手机就能拍,但童隆明接触的摄影并不是这样,而是走过了很多道路:六十年代他开始用一台上海照相机厂生产的“海鸥”牌折叠式120胶卷相机拍摄,启蒙老师是他哥哥。

1964年童隆明参军入伍,后来探亲时将相机偷偷带到部队,拍了一张又一张部队生活照。退伍回到镇江后,他常和三五挚友到处拍照,因为拍得多,洗印费高,为此自己学会了冲胶卷、印照片。晚上在家搞个暗室,显影、停影、定影、水洗、烘干,那时候很有成就感。1986年,他在镇江总工会举办的摄影赛上获奖,得了一台黑白照片放大机,又学会了放照片。

当时,童隆明在镇江焦化厂卫生所工作,但他经常跑到工会帮忙搞宣传。随着彩照的出现,为了给单位节约开支,童隆明自学了冲彩卷、放大彩照。一开始用彩色滤片,后来放大机有了数字调色,还要用水温箱控制显影盆温度,但色彩还原老掌握不好。后来经过大量实践,照片质量越来越高。上世纪八十年代,童隆明多次在省冶金系统摄影展上获奖。再往后,市场上逐步出现了大型彩印机,手工放彩照已无法与其相比。那段时间,相机的发展更是飞速,2000年左右出现了小型数码相机,对黑白、彩色胶卷冲击很大,最终导致胶卷退出市场。

现在最爱拍家乡

几十年搞摄影,童隆明有两件事印象深刻:一件是八十年代上泰山拍挑夫,结果挑夫不要钱,硬是让童隆明把整盘胶卷曝光,足见当时挑夫已有了肖像权意识;另一件是九十年代拍新人新事,结果拍摄对象看到照片找到厂里,最后童隆明送了一张10寸大彩照,让对方十分满意……

2004年,童隆明在香港花5000多元买了一台日产“三洋”小型数码机,算是我市较早从事数码摄影的专业人士了。自此,内地市场不断出现各种新型相机,从卡片机到单反、微单,从半画幅到全画幅,镜头也从鱼眼、广角、中焦到几百毫米的长焦,长枪短炮,应有尽有,可以说现在器材的选择面越来越宽了。

退休后,童隆明的摄影技能有了更多用武之地:他经常参加金山网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为网民送去摄影报道,积极宣传社会正能量;在他居住的地方,社区党组织每次搞活动,也会请他拍照片和影像资料,为社区留存档案;这几年,他还以“山水”网名在金山网“影像镇江”中发表摄影作品,主题是有关镇江的建筑,比如中山路的前世今生、镇江古塔与名楼、古运河上的桥等等,每次都吸引了不少眼球。

童隆明表示,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他用一台相机也能反映家乡的山水美景与风土人情,祝愿镇江的明天更美好! (竺捷)

编辑:缪小兵

(作者:竺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