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归来也会“水土不服”? “出差三人组”将进行康复训练

今天上午,伴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在太空“出差”半年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回到了地球母亲的怀抱。

从2021年10月16日至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长时间的太空“出差”对宇航员的身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看到身体素质堪称“超人”的航天员出返回舱后却要被抬着走?“太空出差”回地球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重新适应地面生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南通大学特种医学研究院前院长姜正林研究员。

人体的精密程度无法想象,但作为地球上的生物,如果不经过大量的训练必然难以适应太空生活。“长时间的航天飞行会给航天员将带来诸多生理与心理上的问题,其核心原因是太空的失重环境和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姜正林表示。

重力在人类的空间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航天员进入太空后,重力会出现变化,失重状态的转变会影响人体的空间方向感,这时我们身体的平衡系统会进行调节。一旦这种适应不完整,航天员就可能会发生恶心、视觉错觉、迷失方向等情况。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航天运动病,又称航天综合症。不过,通过训练,可以增强航天员对运动病的耐受性。

其实,“运动病”这个词虽然看起来陌生,但很常见。在地球上,不少人在乘坐汽车、轮船、飞机时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状况,这些其实都属于运动病。因此,航天运动病的应对方式也与晕车晕船类似,宇航员运动病严重者可能影响作业任务的完成,这时需要适当使用抗晕药物。

“失重对人体的影响是全面而广泛的。”姜正林介绍,在失重情况下,人体的体液会迅速转移并重新分布。特别是积聚在下肢血液会出现头向转移。研究显示,大约有2L的体液会从身体的下半部转移到上半部,同时血液也会向头部转移;随着静水压的消失,体液会从毛细血管内向外部转移。这也就是造成航天员出现“浮肿”的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航天员在太空中微重力的环境下,自身的肌肉不再需要对抗外界的重力,肌肉也会发生萎缩现象,这其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就是紧贴骨骼的骨骼肌。当骨骼受到的刺激减少,会导致骨骼血液流动减少,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骨钙的流失。“所以我们会看到,生活在空间站的航天员们会定时进行负荷训练,一方面是为了减轻钙质流失与肌肉萎缩等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回到地球后的生活。”姜正林说。

我们在看直播时会发现,航天员落地后常常是被“抬出来”的,为什么航天员会出现有些“腿软”的情况呢?

姜正林告诉记者,在地球之外,航天员已经逐渐适应了失重环境,刚刚回到地面的时候,当再次感受地球上的重力,人体立位的血压调节能力不足,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可能会晕倒,也即是人体会对地球重力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根据已有的航天飞行数据表明,航天员无一例外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立位耐力下降,而且长期驻留太空的航天员要比短期驻留的航天员发生率高出很多。而失重环境下导致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情况也会影响航天员的站立和行走。

幸运的是,人体的适应能力很强。航天员们展开科学的适应性训练后,可能在3-6个月内恢复正常。姜正林介绍,航天员回到地球后的第一个训练目标就是重力再适应训练,恢复人体站立的稳定性。在进行站立锻炼时,也能够促进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的恢复,增强人体免疫力。而针对心血管、前庭、骨骼、精细动作等训练也都会同步进行。“恢复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循序渐进的体能锻炼和高蛋白、高钙饮食相结合,再加上药物辅助和疗养。”姜正林介绍,这其中,也会融合中医中药的智慧,通过推拿、按摩、针灸、中药方剂、中草药浴疗等方式方法为航天员调理身体,并促进航天员们的心理恢复。

其实,除了航天员,许多在极限条件或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人身体机能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比如潜航员与潜水员。姜正林介绍,大深度潜水作业或科学考察时,相比宇航员,潜航员也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潜水员主要面临的是水下压力变化带来的惰性气体麻醉、高压神经综合症和减压过快引起的减压病等问题。

“所以,包括航天员、潜水员在内的特殊职业人员选拔时,不仅对技术的考察要求高,更要进行严格的生理、心理测试。执行任务前,根据职业特点,还会在地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体格锻炼、失重模拟训练、超重训练、前庭功能锻炼、加压锻炼、心理健康训练等适应性训练。”姜正林表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实习生 张子健

来源:交汇点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