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图谱》:为西津渡修缮留痕

今日镇江讯  一套全面记录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作的《西津图谱》四卷本,日前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书“有图有真相”,它为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作提供了另一种“固化成果”的思路。全书150余万字,1200多张图片和图纸,全方位记录了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包括文物建筑在内的各类建筑保护成果,堪称西津渡的建筑文化史、修缮技术志、建筑维护工具书。

学术定位的超前

这套书共七卷,已出四卷(图1):分别是第一卷《镇江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第二卷《中式文物建筑》,第三卷《西式文物建筑和民国文物建筑》,第四卷《工业与文教卫生建筑遗产》。另有三卷待出,分别是《传统民居》、《园林景观》和《基础设施》。这套书总顾问鄂金书、董卫,总编著祝瑞洪,副总编著庞迅、张峥嵘、王敏松。

本书对十多年来,镇江市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及其成果作了总体归纳和梳理,对街区各类建筑历史及其修缮原则和修缮方案上进行了深入、具体、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实施,并对文物修缮中建筑细节的局部处理做了详细图示说明。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它直观形象地反映了街区建筑的历史面貌和现实状态,它收集并采用了街区建筑大量历史照片和修缮后的图片,反映了这些建筑的历史和修缮后的真实形象。它可以说是一部历史建筑的摄影图集,采用的照片既是客观事物的写真,又具有摄影艺术的凝练,打破了同类书籍的叙述模式,文字精练,充分运用镜头语言,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它还可以说是一本具有超前思维的施工图录,其编撰了文物建筑主要图纸和修缮技术要点,只要按图索骥,基本上可以原样复建建筑的历史形态,为国内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提供了新思路,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

十年不懈始成书

本世纪初的十多年,西津渡完成各类建筑修缮保护20万平方米,其中西津渡街区约10万平方米,伯先路、京畿路西侧环云台山区域也有约10万平方米。2012年初,本书作者就设想出一套书,将各类建筑的保护成果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固定下来,既是总结经验,同时也是记录历史,更给后人一个交待,为将来的修缮者提供一套可以参考的资料。

为什么会有这一想法呢?当时的老总祝瑞洪认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其实与文物一样,也具有一定传承性,这套书正是将他们现有的认识凝固下来,再接续传给后面的人。他讲了两个原因:首先是由砖木结构建筑的特性决定的,西津渡文化街区绝大部分都是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它们总要不断修缮和维护,少则十年二十年,多则三十年五十年,这套书为今后大规模修缮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其次部分修缮好的建筑会用于各种经营活动,这已经是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保护利用的一种常规形态。而经营利用必然会进行内部装修,可能会对传统建筑的功能和格局进行适度调整,这些都会对未来的修缮造成一定困扰,而有了这套书提供的“原始图纸”,在未来大修的时候可以将 “修旧如旧”的原则真正贯彻到位。

当然,这套书不仅仅是图片和图纸的汇集,还有大量的文字阐述。一类是配合图片和图纸的解释性说明文字,它们一般篇幅不长,言简意赅;另一类则是解析这些历史建筑的文化渊源和建筑特色,对津渡建筑文化的“内核”进行考证和论述,这是这套图谱的一大亮点,对后人同样有启示。

彰显西津渡个性

目前,国务院已将全国百余座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更多,但是西津渡街区在其中仍然具有耀眼的光芒。为什么?因为它是以渡口文化为历史背景的街区,这样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条件在全国可以说绝无仅有。再从地理条件看,西津渡街区属于有山有水的历史文化街区,而其它地方的街区要么有山、要么有水,两者兼得的并不多。这套书再次强调了这些特殊性,并对其各个分支展开论述。

我们可以来简略分析一下:西津渡有一条因渡而生的街区主轴线,自西往东再转向南,从玉山大码头遗址,沿超岸寺、小码头街、观音洞、救生会、昭关石塔、原租界英领事馆、博物馆、广肇公所、镇江商会、瑞芝里,环绕云台山约有1800米长;街区向东连接伯先路文化街区、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向北到长江边。这块区域仅仅文物建筑就有35处46栋(群),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昭关石塔(图2为修缮场景)、英领事馆建筑群和西津渡古街,还有一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遗迹。唐代的小山楼、明代的铁柱宫有迹可循;元代的昭关石塔是全国保存最好的唯一幸存的过街喇嘛塔;宋代的观音洞、清代的救生会极有文化价值;晚清的租界建筑有英领事馆、巡捕房、税务司和洋行;民国年代的建筑有广肇公所、镇江商会、五卅演讲厅、蒋怀仁诊所和屠家骅公馆;伯先公园则是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大师陈植的作品;还有1949年以来的工业建筑和仿古建筑,以及别具特色的江南民居。各类建筑可谓琳琅满目,且它们大多与渡口的营生有直接关系。由此,曾担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的罗哲文盛赞西津渡为“中国古渡博物馆”,他的这一题词也印在了本书上。

集体智慧的结晶

西津渡建筑的特点可归结为:涵盖古今、中外合璧、南北交融。作为这一历史建筑群的当代回应,《西津图谱》应运而生。伴随着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作的不断深入,这套书的编著集体(图3,作者与文史专家)对西津渡“文化内核”的理解也更为深入和细致。

从深入的层面看,主要是编著集体对西津文化的再度发掘。西津渡历史街区是因渡成街,街区文化由渡而兴,古渡文化弥漫在街区的每一个角落。丰富多元的建筑承载的是丰富多元的文化,可统称为津渡文化,其核心价值是平安和谐。无论是其中的义渡文化、救生文化、宗教文化,还是建筑文化、渡口文化、诗词文化,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生发。这其中可以发现诸多关键性节点,有历史因素的,也有区域因素的。这些年围绕西津渡的文化寻觅和发掘,一直成果不断,有目共睹。

从细致的层面讲,解决了不少以前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关于京口蒋氏救生会的历史,在编著过程中发现了两部蒋氏家谱(图4,接受蒋氏后人捐赠的族谱),不仅证明了蒋氏救生会“两蒋一家亲”的猜想,又找到《蒋理传》《蒋近仁传》等新的蒋氏救生会史料;收集到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中国旧海关史料《中国救生船》,寻觅到民国时期京口救生会的史料,弄清了京口救生会馆六次大修或重建的历史;还发现了伯先路民国建筑的主要修建者“许氏兄弟营造事务所”的相关资料……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为理解街区老建筑提供了更多钥匙,也强化了这套书的学术色彩。

西津渡是镇江的形象代言者。大而言之,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修缮凝聚了全市上下的共识和努力,是全国诸多业界大师直接参与的成果;小而言之,是镇江一地的脸面项目,某种程度上也是城建集团二十年如一日心血的结晶。这样的保护与修缮过程,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不过往往被忽略了。但是镇江不一样,它将历史文化街区中文物建筑的这一疗伤过程“全程记录”,并付之图片和文字固化,为这些老建筑树碑立传。这样一套完整且系统的保护和修缮体系,在以前我们称之为“西津模式”,而现在可以让它在更大层面发挥作用了。在有了首辑四卷的完美亮相之后,我们更期待后继三卷的精彩呈现。(竺捷)

图:张峥嵘  提供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