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磊:戏曲社指导老师

冯磊(左)指导戏曲社队员

今日镇江讯  在江苏大学,冯磊的身份是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但是他的另一个身份更被人熟悉,就是大学生艺术团兰韵戏曲社的指导老师。自从2013年4月戏曲社成立以来,冯磊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一晃已有九年了。

2012年底,有一次冯磊和校领导出差,冯磊晚上在酒店时,会习惯性地跟着手机里的京剧哼唱。可能是房间隔音不太好的原因,领导听到了。第二天,领导问他是不是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喜欢戏曲,那不如组建一个戏曲社吧!于是才有了兰韵戏曲社,宗旨八个字“唱响青春、传承国粹”。如此说来,冯磊还是戏曲社的第一发起人。那么,他为什么喜欢京剧?原来,冯磊的老家在重庆,从小爱好戏曲,2005年来到江苏大学就职。正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他狂热地投入到爱好中。

当时,冯磊一有空就看手机学戏,这一方式他称为跟“录老师”自学。当然,这属于初级修炼,更多强调的是一种自我约束,有点类似于高中背英语单词的状态。待自我感觉良好时,便可以进入下一级修炼。冯磊谓之看戏,或者叫“泡后台”,前者好懂,而后者会让你学到很多台下观众席里学不到的东西:除了能认识不少演员外,还可以学到很多化妆、戏装、道具的专业知识,甚至还包括舞台监督和院团管理方面的实操技能。这已经不是一个自我充电的过程了,而是上升为一种对戏曲的全方位体验。

在这样一种热情的感召下,冯磊心无旁骛地与几位老师投入到了戏曲社的活动组织中。作为《戏曲鉴赏》选修课的实践平台,兰韵戏曲社一直坚持集体排练制度,由江大文艺骨干教师指导,并且邀请江浙沪一带专业戏曲演员授课。戏曲社还与省内兄弟高校戏曲社团保持密切互动,并在新浪开通了官方微博……但创建之初的培训却异常艰难,很容易给人带来挫败感,这一点冯磊深有体会。

高校戏曲社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很多人并不了解。比如兰韵戏曲社,目前有三四十人,每年会新招10人左右,同时也有老队员离开。但不要以为这些人都能上台唱戏,冯磊会按照队员自身素质和特点,将他们分成表演组、舞美组和后勤组,后两组保第一组,这样才能保证演出节目的整体效果和水准。举个例子,比如杨贵妃的戏服不能穿在白娘子身上,那么白娘子该穿什么?该搭配什么?到哪里去找这些行头?这些都是戏曲社队员无法解决的,都需要指导老师关照到位,逐个解决。

戏曲社的主力军是大一、大二队员,换言之,新队员学戏的时间只有两年的课余时间。相比戏校学生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出成绩,指导老师身上的担子不轻。幸好,冯磊是一名朝气蓬勃的“90后”,在其它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戏曲社取得不少成绩:2019年,在第十四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会上,兰韵戏曲社的《赤壁之战•壮别》《牡丹亭•游园》《春闺梦》三个剧目均获二等奖,且戏曲社已连续4年参赛,获得数个荣誉。

冯磊并不否认自己是美男子,他的绝美扮相出现在不少演出视频中,还有每年剧照台历为证。他主攻京剧小生,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演的:首先要扮相美,颜值高才成;其次身材不能太高,上场踩一双二寸半高的官靴,还要与穿平底鞋的旦角配戏;再次嗓音条件也要具备,简言之就是“龙、虎、凤”三音都要有,即兼具高亢、抒情、清脆的特点。前两者都是爹妈给的,最后一点是冯磊学小生唱腔经年累月练出来的……正是这样一种不服输的学戏劲头,让兰韵戏曲社的队员看到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竺捷)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