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画闲言 | “健康指导”专骗钱

《法治日报》报道,河南省信阳市王某某、吴某组织招聘员工成立“××信息服务中心”专为诈骗老年人钱财。2019年3月以来,公司假冒“益生堂老年康复中心”“北京同仁堂”健康指导身份,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获取全国各地老年人信息,共骗取多名受害人财物近700万元。王某某、吴某犯诈骗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2年、9年。

这年头,假冒产品能挣钱。胆大一点呢,则假冒身份,往往更能挣钱,甚至能挣大钱。例如河南信阳的王某某、吴某,拉扯起“××信息服务中心”,自己呢,更披上“益生堂老年康复中心”“北京同仁堂”健康指导身份的漂亮外衣,大做起时下颇流行的“老年健康”诈骗生意来。

他们的第一步,当然是选定施骗对象。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获取全国各地老年人信息,从中筛选供“割韭菜”的“生意”对象,再依据事先策划,步步行骗。团伙中,有人分工“专业话术套路”,对拉来的老人们进行诱导洗脑。趁着一些老人被他们甜言蜜语熏得头晕目眩之际,引诱他们购买所谓“保健品”。“骗子通过公司化运作方式,步步构局,层层设套,用话术骗取信任后实行保健品诈骗,与常规的免费体检、赠送礼品听讲座、对老年人嘘寒问暖、免费试用等线下诈骗方式有明显不同,属于新型的线上诈骗方式。”看来,与骗子们的骗术变化甚至进化速度相比,许多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却未能跟上社会情况的变化,因而成为各类诈骗陷阱的受害者。有道是:

嘘寒问暖漫无边,“健康指导”专骗钱;攻心话术多套路,敛财伎俩意绵绵。

人到老年,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在衰退中,脑子不如年轻时好使,也是正常的事。但是,尽可能地对某些主动找上门来推销商品的“健康指导”们保持一点独立的思考,不要轻信他们抛出的“健康诱饵”,冷静应对“商家”的种种“话术”乃至骗术,捏紧自己的钱袋子,不失为老来自保的有效方法。当然,老人们仍应更多地与社会各方面进行交流,尤其是与自己的子女后辈保持接触交流,增进对社会新变化的了解,有助于防骗意识的加强。

老了,要生活得愉快,不被骗也是一大幸事。(吴之如·文并画)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客户端立场。)

编辑:何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