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镇江丨618来袭,消费警示请收好!

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年中大促销活动来袭

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

面对各种促销手段和低价诱惑

为保障网络购物高峰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网购消费警示

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

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01

选择正规网络交易平台

消费者应尽量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等级较高、口碑较好、交易量大、消费者评价较高的电商,不要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网址链接。根据以往投诉情况来看,消费者通过网络引擎搜索找到商家并购物,最终发生货不对版、付款后被拉黑的情况较多,而通过正规的交易平台购物,即使发生纠纷也能迅速解决。

02

摸清优惠套路,谨防被忽悠

低价并不等于实惠,一些不法经营者可能借低价之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要理性参与“返券、打折、赠送”等优惠活动,根据自身需要理性消费,不盲目囤积商品,抵制低价诱惑,避免造成浪费。要理性看待经营者的打折行为,擦亮双眼,甄别“低价”是“真实惠”还是“设套路”

03

理性对待促销,切莫冲动消费

活动期间,电商们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很易让消费者冲动消费。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商品前,将确实需要购买的物品提早放入购物车,而对于一些不是很需要的商品,不盲目下单,要理性选择商品

做到货比三家,在网购之前,要对商品多搜、多查、多对比,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卖家信誉进行评估。谨防虚假打折,对于甩卖、清仓、最低价等优惠打折的商品更要仔细对比,核实优惠的真实性,避免被虚假打折行为所蒙骗。

04

警惕先涨价后降价及虚标原价

价格是电商促销期间刺激消费的重要因素。电商以预售、定金、满减红包等各种促销手段让消费者“算不清”,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较为突出。消费者对于心仪商品,建议关注平时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


05

谨防预售、特价商品不能退换

预售、特价等活动是作为促销的基本手段,然而部分“预售”“特价”商品明确商品不能退换、定金不退等,商家对于这些规定,显然有悖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享有“网购7天无理由退换”权,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为避免后期网络维权带来诸多不便,在网上选购预售商品时,最好仔细阅读细则,或提前咨询是否能退换商品。

06

加强防范、减少支付风险

不法分子常常针对有网购习惯的消费者,以系统出错、支付平台升级、收货人信息不清晰等为由,让消费者添加所谓“官方客服”的微信,以此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并诱骗消费者将银行卡、支付宝、网银上的钱转入不法分子的银行卡内,从而达到诈骗或非法牟利的目的。

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要提高防范意识,一旦接到“客服人员”的退款电话,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所述内容,不要随意点击对方发来的任何链接,更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

07

注意商品保质期

电商大促容易成为消费者的“囤货期”,但需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商品都适合囤货,比如食品类商品。消费者需考虑食品的保质期,小心商家以促销契机销售临期商品。

08

面对直播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

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变,“直播购物”“网红带货”已成为时下新型商业模式,消费者在体验多样购物方式的同时,也应保持购物理智,下单前先了解清楚主播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价格及售后服务,不盲目跟风购买,不轻信私下承诺,不轻信使用绝对化用语,不被过于低廉的价格吸引,不要通过私下交易方式购买商品。

09

当心发货陷阱、避开物流高峰

消费者需做好物流滞后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些急需的商品,提前咨询商家发货时间;对于一些食品类、易腐易坏类商品,最好避开物流高峰,而签收时先验货后签收


10

保留消费凭证,方便维权投诉

相关购物凭证是消费者在与经营者产生纠纷时维权的最有力证据,消费者在网购交易过程中要有自我保护和风险防范意识。购物后应妥善保管订货单、发货凭证、发票等购物凭证,同时注意保留电商承诺或协议、消费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通过拨打12345、12315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综合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华社

实习编辑:毛蕴劼

审核:滕建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