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徐利飞提醒:持续“桑拿天”,谨防“热中风”

今日镇江讯   今年6月份以来,气温逐渐走高,市中医院脑病科中风患者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多,甚至高于秋冬季节就诊患者,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实,每年的6—8月份也是中风的高发期,这一时期发生中风的危险较平时高65%,高温期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非高温期的1.5倍,并且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因此此阶段中风又被称为“热中风”。

夏季易致中风的原因有两点:气温高、易出汗,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

夏季高温,易致身体大量出汗,如果没有适时补充水分,就容易出现脱水的状况。当体内水分流失过多,血量急剧下降的同时粘稠度升高,就容易引发脑血栓从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

夏天在室内长期吹冷气,会引起血管收缩、硬化,容易形成血栓,因此空调温度最好调节至26℃左右。尤其注意不要直吹头部,否则会导致头部受凉,使脑部大血管发生收缩,造成脑血流减少从而引起供血不足,这也是中风常见的病因之一。

夏季预防热中风,除了要做好降温措施和减少不必要的活动,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补充水分,不渴也要常喝水。最简单的给水办法是“量出为入”,每天的饮水量以尿量保持在1000毫升以上为宜。

天气炎热时,老人若忽然出现轻微或一过性的头痛、头晕、昏厥、半身麻木、肢体无力、视力模糊等中风预兆,若能见微知著,哪怕是及早补足水分,及时就医,也有可能减少危险,防止中风的发生。

盛夏时节与大脑争血的器官很多,为排汗散热,皮下血循环需要成倍增加血流,心脏要加快循环也要增加血流,于是流经大脑的血流就会相对减少。若再进食厚味,势必因消化器官血流增加而减少大脑的血流量,使脑血流量锐减,成为诱发脑梗塞的隐患。平常膳食中只要有适量的高蛋白质,如鱼、蛋、豆类食品,加上有抗凝作用的大蒜、黑木耳、绿叶蔬菜等,就是很好的营养治疗食品。因此,夏季的餐饮应遵循清淡为主,少餐为宜的原则,不要让胃肠和大脑争血流。

合理用药,管理好基础疾病。特别是对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心脏病或有过“小中风”的老年患者,气温升至33℃ 以上时便应采取防暑措施,并规律服用抗凝、降脂、降血糖、降血压等药物,这样才能安全度夏,把中风危险减至最小。(景骁轶 周玉倩 杨泠)

编辑:何冰

审核:沈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