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科”来临,艺术教学将有“新说明书”

今日镇江讯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其中关于艺术课程方面的大改革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此次新课标规定,艺术课程由原来两科增加为五科,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形成中小学艺术课程科目,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强调纳入中小学教育各个学段以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本次艺术课程的调整,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同时还包括不同年级的艺术课程划分。我市的艺术课程发展情况如何?对于这次“新三科”的来临,老师以及家长又持什么看法?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市部分学校和家长——

舞蹈、戏剧、影视成为“新三科”

不同年级的艺术课程划分也有区别

记者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第16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中看到,除了原有的音乐、美术之外,艺术课程增加了舞蹈、戏剧、影视,由原来的两科增加为五科。

除了数量增加之外,此次新课标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

本次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的专家周星对此评论表示,“这次课程调整,让更多艺术内容亮相,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全面性的、多样性的课程,根据不同人的特质而给予多样化需求满足,涉及技巧或者艺术感知的全面性、审美的可能性。这一次‘新三科’的设置,必然会促使中小学教学体制、教学观念、艺术师资调整改变,凸显艺术在人的知识体系中的重要。”

艺术课程在我市一直很受重视

不同的学校,有各自的特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艺术课程在我市一直颇为受重视,不少学校还有各自的特色“项目”——

提起京口区实验小学与京剧深厚的渊源,需要把时钟回拨很久。

早在1989 年,京口区实验小学通过多方努力,组织10多个学生成立了校史上第一个京剧兴趣小组;2003 年,学校决定开发京剧艺术校本课程,并组织老师初步汇编了《京剧艺术校本教材》。多年来,多位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获奖,迄今参加各种纪念、慰问、汇报及同国际友人交流的演出 300 多场次,前后培养了乐器演奏员和生旦净角色演员 600 多人。“五代虞姬竞芬芳”“四茬包公展风姿”“三届张飞斗技艺”等节目成为精品。

“在操作实践中,我们以教材为本,从‘唱、演、品、做、研’方面入手,在课程实施中进行了很多探索。”京口区实验小学校长徐琳琳告诉记者,“比如引导同学去发现,京剧除了唱词有韵,而且京剧演员的身段表演同样充满艺术,引人入胜。很平常的一段戏,京剧大师表演起来却那么形象逼真,这就是京剧表演的‘手眼身法步’,一旦同学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徐琳琳告诉记者,“此外,学校还会设计多维的课程形式,有分学科,有主阵地,但这些一般都以引领学生活动为主。音乐课唱跳;班队活动演说;语文课读想;美术课作画,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唱、演、品、做、研’。作为祖先的艺术精华,京剧对现代孩子来说,意义深远。”

类似京口区实验小学这样,具有自身特色艺术课程的学校还有很多,敏成小学的艺术教育特色也颇为亮眼。

“我们学校的艺术课程分为音乐和美术两大类,音乐类包含民乐、合唱、舞蹈,其中民乐有近20个器种。”敏成小学校长夏宏昌告诉记者,“美术类包含儿童画、素描、国画、面塑等,其中面塑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曾获江苏省少先队校本课程特别奖、镇江市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等奖、京口区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案例评比一等奖。”

除了艺术课程之外,敏成小学还会定期举行艺术社团活动。夏宏昌告诉记者:“每周五下午,是我校传统的‘艺术社团活动日’,考虑到学生的多元需求,我们分别开设了故事、声乐、舞蹈、书法、剪纸、蛋艺、民乐、结艺、贴画等多项活动。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打破班级界限,自由活动,学生参与率达100%。那些兴趣广泛的学生还可以选择两门,甚至三门课程,随意选修插班。除本校艺术专职、兼职教师以外,还外聘了10多位社会声誉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艺术教育水平的专业教师。每学期有计划,有总结,平时有考核,期末有展示。”

据了解,我市各中小学基本都有各自的特色艺术课程。对于此次艺术课程的“扩容”,不少老师表示,这代表了国家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度,对所有中国人来说,要能够对有代表性的艺术有文化理解,这也是领悟中华民族精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各区、学校进行实践和探索

艺术教学将会有全新的方向

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出台,但新教材尚未推出,如何根据新课标对待现在的教学?对于新课标怎样落地实施?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区、学校都正在进行不同形式的实践和探索。

镇江市京口区教师发展中心艺术学科研训员夏伟告诉记者,“目前,根据艺术教师的实际情况,采用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工作坊、沙龙、线上线下混合式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新课标的深度解读与教学指导专题研训。通过案例对课程实施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示范,采用多种方式引领教师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这次艺术课程的‘扩容’,一方面加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不同艺术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既可以实现从幼儿园综合活动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与衔接,又可以与高中多模块选择性教学相对接。”夏伟说,“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具有一双能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和耳朵,意义深远。”

据了解,对于“新三科”的来临,目前我市各区、学校都仍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随着新教材的推出,今后各所学校对于艺术教学也会有一个全新的方向。

艺术学习的“春天”快要来了?

培训机构和家长们持观望态度

此次艺术课程的“扩容”,不仅引起了学校的关注,社会各界对于这次调整也极为关心——本次改革,意味着“双减”之下,国家对于艺术类学科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反映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传统的知识记忆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艺术教育要求。

那么,本次改革,是否意味着艺术学习的“春天”也即将到来?记者采访了部分艺术类培训机构以及家长后发现,由于“扩容”的时间不算长、各地对于艺术学科的相应教学调整尚未落地等因素,因此无论是培训机构还是家长们,都仍较为冷静,持观望态度。

市民黄女士从事钢琴教育培训行业已多年,对于此次艺术课程“扩容”,她觉得,“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的学习不仅仅指的是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艺术学习更能提升孩子的精神层次,作为艺术培训从业者来说,当然是希望孩子能更多的感受艺术。我想,对于每一位艺术培训从业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好消息。”但黄女士也坦言,目前谈艺术学习的“春天”即将到来,为时尚早。

此外, 不少家长也对此持观望态度,市民马女士已经让女儿连续参加了5年的歌唱培训,对于这次改革,她表示,“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估计艺术类的学习热度会提高,但作为家长来说,目前不会有太多打算,继续让孩子按照原计划进行艺术类学习,但会非常关注今后的变化。”(全媒体记者 张翼   通讯员 李佳)

(图为各校各种艺术课程的学习现场,图片均为校方提供)

编辑: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