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溯源遣长夏 卷帙浩瀚品镇江 ——我市方家学者夏日趣谈地方文史旅游话题

今日镇江讯  清代大文学家张潮的著作《幽梦影》中提到,“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昼短苦夜长”,是古代读书人的烦恼,故有凿壁偷光之传说。史书浩繁,须耗费大量时间系统研读,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在采访中,记者频频听到这样一句话:夏天白日漫漫,太阳格外留恋人间,或许,这正是读书人走进史书的最好季节。

“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体验

“我童年随父母到镇江定居,现年开五秩,早已将镇江认作自己的家乡。工作之余,喜读史书,尤其关注历史长卷中有关镇江的记载。每有所见,或展颜或蹙眉,有惊叹有沉思,情到深处,真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体验。”我市文史爱好者钱先生告诉记者,几十年下来,他发现,镇江在中华史籍中的地位和荣光,堪称“大哉”。不论是《史记》《三国志》这些正史,还是《明朝那些事儿》等畅销读本,都有海量且沉甸甸的镇江元素,甚至在海外的中国历史专著《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中,开篇就是张岱深更半夜跑到金山寺大雄宝殿演戏的精彩一幕。

钱先生说:宜侯封地、春秋朱方、秦时丹徒、六朝京口、南朝南徐、唐代润州、宋元以来的镇江,随着地名的变迁,历史人文地理场景扑面而来。在镇江大港出土的周朝青铜器宜侯夨簋,堪称镇江的第一部实物史书,它用126字铭文开启了镇江3000年文字史,放眼全国,有此美妙历史机缘的城市并不多见。《左传》记录了公元前538年的“朱方之战”,吴楚两国霸业的天平就此倾斜。《宋书》(南北朝)记载:“京口肇祥自古,著符近代,襟带江山,表里华甸,经途四达,利尽淮海,城邑高明,土风淳壹,苞总形胜,实维名都。”《隋书·地理志》:“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也”……

人杰地灵,相得益彰。史书中,“三分天下”的孙仲谋、“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身死为国殇”的鲍照、“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太白、“先天下之忧”的范仲淹、“八面出锋”的米芾……或生于斯长于斯,或歌哭于斯、发愤于斯、留恋于斯,在历史典籍的万千人物中出类拔萃、熠熠生辉。

史书之外,诗词文赋、楹联、碑刻……都在记录着镇江3000年的历史品貌:“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

镇江自古即编史修志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我的理解,四季时光中唯有夏日可以与历史的悠长与深邃相匹配。夏日里捧读史书追古思今,着实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事。”镇江史志办学者孟宪威对记者说。

“在卷帙浩瀚的史籍中,我读来最兴趣盎然的莫过于镇江地方志书。这首先自然是缘于家乡情结,方志地域性突出,所记述的一山一水,一街一巷皆为耳濡目染,读之有溯源之趣。其次是因为方志的史学价值,正史对地方的相关记载过于简略,往往及而不深,而志书对地方人物与事件的记载则极为详备,可补正史之不足。第三是出于方志的体例魅力,方志在其断限的几十年依例归类,自然地积累成一个无比丰富的资料网,完整还原乡土社情,堪称地方百科全书,正如梁启超所云:‘最古之史,实为方志。’所以方志读来宛如穿越时光,前情往事仿佛历历在目,个中之趣实难言表。无怪毛泽东每到一地总要索取地方志阅读,以至他老人家对地方风土人情的熟知连当地人都自叹弗如。”

“镇江的历史悠久厚重,自古即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古代和近代方志编修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自南朝宋至民国初的1400多年间,先后编修府志、县志及各种专志数十种,全景展现镇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构成一部横跨千年、蔚为壮观的历史长卷,为历代‘存史、资治、教化’发挥重要作用。”

孟宪威介绍,最早的镇江方志,是刘宋时山谦之所纂《南徐州记》及刘损所纂《京口记》。唐代有润州人孙处玄所纂《润州图经》。宋代有真宗时《祥符图经》。镇江方志体例完备始于南宋,有《乾道镇江志》《嘉定镇江志》《嘉定镇江续志》《咸淳镇江志》。此后,镇江历代修志不断,元代有《至顺镇江志》;明代有《永乐镇江志》《成化镇江志》《正德镇江志》《万历镇江志》;清代有《康熙镇江府志》《乾隆镇江府志》等;民国时期有《江苏省会辑要》。其中不乏精品佳作,宋《嘉定镇江志》、元《至顺镇江志》被誉为古方志中的“名志”,极得历代学者的好评,在全国地方志书中都有一定地位。明清时期镇江还有一批专志问世。流传较广的有《京口三山志》《京口山水志》《金山志》《焦山志》《开沙志》《京口八旗志》《西石城风俗志》等。

镇江地方志书不仅是地方历史的记录,时至今日更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也应当为镇江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服务。镇江方志可以成为展示镇江、招徕游客的一张名片;镇江方志馆可以成为大众知晓镇江、探寻历史的一个窗口;镇江方志中的人文逸事、民间传说可以与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成遍布镇江的“珍珠”,使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移步成光阴,舒目皆风景”,故事更加鲜活,特点更加鲜明,成色更加鲜亮。

读史为旅游指明了方向

市文广旅局办公室主任张宇华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名言,道出了读史与旅游的真谛:读史为旅游指明了方向,是旅游的先导;旅游是通过实践,脚步丈量,丰富人生阅历。旅游看到的景物通常是浅淡的、平常的,只有赋予了历史故事,才鲜活灵动、生动有趣、打动人心。

“镇江为何享有‘天下第一江山’美誉?何人题写,有如此气魄?唐代著名诗人王湾为何在《次北固山下》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名句?镇江现在不在海边啊!诗仙李白一生云游四海,他来过我们镇江吗?如果来过,又到过哪里?在出门旅游来镇江之前,如果能读一下镇江历史,了解到镇江自吴文化发祥以来,相继成为三国名城、六朝都会、唐宋大市、南北漕运的江南咽喉之地等,相信这些疑惑都能迎刃而解。通过读史,带着问题和思考,就能使同样一次旅游,收获不同的心路历程,增加人生的宽度。”

记者在碧榆园召开的《镇江通史》第5次主编会议暨编撰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根据《镇江通史》编撰计划,要在2023年底前完成初稿,2025年正式出版,时间紧、任务重。按照去年底主编会议明确的编撰总体目标任务,到今年底需要高质量完成50%以上初稿编撰工作量。在今年3月29日通史办召开的编撰工作会议上,已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各分卷编撰工作量。

……

正如钱先生所说,作为读史爱好者,他有一个梦——再也不必到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去收集镇江的吉光片羽,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一部厚重沉郁又鲜活烂漫的《镇江通史》。打开书本,镇江人倍感自豪;外地人,会订一张去镇江的车票。(全媒体记者 笪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缪小兵

编辑:沈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