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贫困的他独自抚养三个孩子,这个仡佬族汉子渴望孩子都能上学

今日镇江讯   “我看着这三个孩子一天学都没上过,老大十岁,老二九岁,老三八岁,都是上学的年纪,每次看到村里其他小朋友背着书包去上学,这三个孩子的眼里都是羡慕……我看着心疼。”今天,位于丹徒区宜城街道缪家甸社区的一家废品回收站老板韩廷英找到本报记者和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党委书记阮庆红,讲述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王平祥一家四口一直以来的心愿——三个孩子能其他同龄孩子一样,背上书包走进学堂。

韩廷英介绍,自己看到报纸上报道,迎江路中心社区有义务辅教课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过来咨询。听完她的介绍,记者和阮庆红一道,来到了位于312国道旁的这个废品回收站,韩廷英介绍,三个孩子和他们的爸爸都租住在附近的小高庄60号。“王平祥是不久前来到我这里打工的,这期间我了解到,三个孩子的身世太可怜了,而且居然都没有上过学,我就积极帮他们联系学校,可都被拒绝了。”前往王平祥家的路上,韩廷英介绍。在一处三间平房门口,记者见到了今年47岁的王平祥,三个孩子见有陌生人来,纷纷躲在门口往外张望。言谈中王平祥介绍,自己老家在贵州省关玲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家中生活贫苦,如果靠种地完全养不活孩子们,他们的妈妈去世后,我就带着孩子们出来寻出路。”他介绍,大儿子王安胜今年十岁,二女儿王安利九岁,三女儿王安星八岁。

说起三个孩子一直没有上学的缘故,王平祥沉默了。“因为一直没有户口。”他坦言,因为种种原因,孩子出生后一直没有上户口,所以辗转从广东到江苏来打工的过程中,孩子们一直没上学,“感谢韩大姐,她特别关心孩子们上学的事,一直帮我咨询。”记者走进里屋,三个孩子正在看电视,这个出租房里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简易的木板搁在板凳上,再覆盖一层纸板,就是孩子们睡觉的床。床边放着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数学书,还有作业本。韩廷英介绍,王平祥外出打工时,孩子们平时几乎不和外界接触,都在家里,自己的儿子在网上购买了小学一年级的书籍,准备放假了来教他们,“谁知,三个孩子一拿到课本,就如饥似渴的读起书来。”韩廷英动容地说,孩子们每天都认真的照着书上的字写写画画,他们非常想上学。

“读书了、上学了,我们就能快乐地长大!”当记者问及三个孩子为什么这么爱学习时,他们的回答满是对知识的渴望。韩廷英介绍,自己此前已经找过丹徒区教育局和附近的小学咨询,对方给的答复均是,三个孩子没有户口,无法注册学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平祥和孩子们的母亲当初没有领结婚证,所以孩子们迟迟没有上户口,现在,他想回老家帮他们办户口,可高昂的路费让他望而却步——为了养活三个孩子,每个月除去日常开支外,打工的工资几乎没有结余。

采访结束时,孩子们小心翼翼地问记者:“阿姨,我能不能上学啊?”韩廷英表示,三个孩子的户口下一步即将办理,教育机构可否人性化一些,让他们先进入课堂学起来?(全媒体记者 胡冰心)

(相关阅读)

仡(gē)佬( lǎo)族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语崇拜祖先,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其余分别散居在安顺、平坝、普定、关岭、清镇、正安、凤岗、松桃、黔西、六枝、织金、大方等二十多个县市。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仡佬族总人口数为550746人。

编辑:缪小兵

(作者:胡冰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