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走神……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或许不可仅视为“调皮”                                              

今日镇江讯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分心走神,小动作不断;写作业过程都对,答案却抄错;不守秩序,常干扰其他小朋友的正常活动……开学首周,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接诊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多了不少。这些患儿中,除了课上格外“调皮好动”者,也不乏经常安静“神游”的孩子。

7岁的牛牛(化名)进入小学还没几天,就因为一些“调皮”的举动,令老师和家长头疼不已:上课的时候总是安静不下来,一会刨铅笔,一会戳橡皮,小动作不断,一节课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过寥寥几分钟。虽然经过指导和教育,但牛牛依然“我行我素”。在老师的建议下,家长带牛牛到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就诊,经过多动量表测试、行为量表筛查、学习障碍测试、注意力测试、韦氏智能发育测试,牛牛被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混合型,即注意缺陷与多动并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多动症”,儿童是主要患病人群,患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除了外在表现特别好动,有的患儿的表现则完全相反,可以安坐很久,但注意力却“并不在线”。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的提高,就诊率有所上升。在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年均收治该病患儿人数在200例左右,其中1—3年级的小学生占了“大头”,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平日在门诊与家长交流患儿病情时,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管医师吴瑞发现不少家长存在这样一种认识误区:“多动症就是因为孩子太小,自控力差,过于调皮而已,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好了。”

吴瑞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无法自愈,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控力的提升,有2/3患儿的症状会在青春期、成年期得到一定改善,但不会完全消失。”

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所表现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典型特征来看,该病似乎不会对患儿造成特别大的影响,实际上,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长此以往,会增加各类精神行为障碍的发生率,主要包括学习困难、对立违抗、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物质滥用等,甚至还会出现伤人和自伤的行为。

孩子小时候调皮多动最为常见,作为家长,要如何辨别其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区别呢?对此,吴瑞给出了家庭环境下的注意力评估方法。

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孩子不是很感兴趣的“枯燥”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关注孩子注意力维持时间及其他各个方面。比如给学龄前期的小朋友布置涂色任务,其间观察孩子涂色是否整齐,超出方格多不多;给学龄期孩子布置写字任务,关注他们写字的笔画顺序和规划能力。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维持时间在15分钟以内,7—10岁儿童在20分钟以内,高年级儿童在25分钟以内,如果发现注意力维持时间偏短,家长需要提高警惕,有针对性地开展注意力训练,若仍未改善,则需及早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甄别。

吴瑞表示,目前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两种,后者包括行为干预、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注意力训练等,一般来说,及早发现、加强教育、改善教养环境、科学干预,可以使患儿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全媒体记者  杨泠  通讯员 钱菁璐)

受访者供图。

实习编辑:毛蕴劼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