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 | 柯荣军解答骨质疏松骨折的特点及治疗难点

今日镇江讯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2010年,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达233万例,其中髋部骨折36万例、椎体骨折111万例、其他骨质疏松性骨折86万例。据预测,至2050年,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人数将达599万例。

骨质疏松骨折(脆性骨折)是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暴力即可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脊柱、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骨质疏松骨折的特点及治疗难点诸多: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将发生快速骨丢失,会加重骨质疏松症;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及植入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同一部位及其他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患者多见于老年人群,常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全身状况差,治疗时易发生并发症,增加治疗的复杂性与风险性;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有别于一般的创伤性骨折,既要重视骨折本身的治疗,也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

一旦出现骨折,基本说明为严重骨质疏松,需要长期坚持合理抗骨质疏松治疗,一些患者不以为然,经过短暂的治疗后因各种原因停用药物,再次出现二次或多次骨折。

近年来,骨科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大幅提升。发生骨折,不用过度担心手术风险而放弃医生的手术建议。因为骨折患者长期卧床,不仅容易延误最佳手术时机,心血管、肺部等还会出现并发症,甚至致残、致死,酿成悲剧。(刘园园   杨泠)

实习编辑:毛蕴劼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