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建新功 | 王新娣:在强村富民路上当好“领头雁”

今日镇江讯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丹阳陵口镇折柳村,一幢幢黄墙红瓦的二层小楼掩映在绿荫丛中,昔日崎岖的泥土路变成平整宽敞的水泥公路,小水渠顺着干净的村道绵延,渠水清澈,绿树成行,蓊蓊郁郁,让人不禁感叹,生活在这样迷人的村落里真是无限惬意。

折柳村喜人的变化,得从一位女书记王新娣说起。

在折柳村,关于王新娣,有着很多励志的故事:1998年被村干部找上门,邀请到村委会从事妇女工作;2010年被选为折柳村党委书记后,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清村集体的欠债,新建村委会办公楼,通过出租厂房增加村集体收入;随后带领折柳村积极寻求生财之道,拿下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穿梭在田地间,扑下身子埋头干……

2010年8月,不惑之年的王新娣从折柳村妇女主任提任该村党委书记,从此正式接手那个连像样的办公房都没有的贫困村。丈夫劝她:“一个女人家,干嘛去吃这个苦,你又不是没在村里待过,老百姓支持你还好,不配合的话有你苦头吃。”王新娣只是笑了笑,不作声。因为她知道,丈夫一向都是支持她的。

上任后,王新娣首先着手解决的就是这些“老大难”。“通过筹集资金,首先解决村集体的欠债和村干部们的拖欠工资,让村干部重新燃起工作热情。” 王新娣说。

2011年,王新娣在村里建起了丹阳市陵口镇柳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积极流转村民的土地并租赁出去,收到的租金全数交给村民。“从最开始的600元/亩到最高时的1000多元/亩,流转土地大都是用于苗木和现代农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租赁出去的土地带来了很多就业岗位,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每年可以挣个两三万元。目前,已有80多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除了帮助村民增收,王新娣还着手为村里解决硬件问题。王新娣介绍,“那时候村里连像样的办公房都没有,在扶贫单位和村里共同努力下,全新的三层办公大楼建了起来,并且第一层出租给了当地的服装厂,通过房租增加集体收入。”

2016年,王新娣经过多方努力,为村里争取了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柳旺高效生态农业基地项目,在村委会办公楼后面修建了1500余平方的农机库房、购置了8台农机、两套农机设备,带领村干部种植了120亩精品水稻。王新娣说,“大米种得好,还得销售好,村里注册‘柳旺’‘折柳村’两个大米商标,销售稻鸭共作。通过不懈努力,大米赢得了好口碑,打开了市场,每年的盈利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在2018年村里提前脱贫。”

坚持民生优先,把村民生活中最关心的实事干好,这是王新娣的工作宗旨。受地理、交通条件等限制,折柳村的发展以农业为主,水利建设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改变村庄水利设施相对薄弱,渠道严重老化的现状,2015—2017年,王新娣带领村干部们积极配合水利站对全村二级沟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疏通,并在水利部门的万亩土地治理项目中,完成了全村12000多米的水渠改造,“近年来,每遇暴雨汛期,村里新修的排水渠道就发挥了作用,秋田里没有出现往年重新插秧和补种的情况。”

为解决村里环境“脏乱差”的现状,王新娣以创建省级卫生村标准为最低准则,专门成立了村环卫小组,实现责任到人,分片包干,真正把环境卫生落实到实处,为群众提供了干净、清洁的生活环境。“同时,村里还完成了5000多米道路硬化工程,修建了两座人行便桥。实现了全村主道路100%硬化,老百姓日常出行得到很大改善。”王新娣说,村民的物质生活好了,精神帮扶也得及时跟上,村里每年都会投入18万元左右,为70岁以上的老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和重疾险,每季度再发放20斤大米。每年重阳节,还为80岁以上老人送上节日问候。

如今的折柳村,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而这,自然也离不开“领头羊”王新娣的功劳。多年来,她始终致力于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并先后获得“江苏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和荣誉。面对荣誉,王新娣感慨中透着干劲,村里发展还要继续前行,她将继续当好“领头雁”,为折柳村奉献光和热,带领折柳村民奔富路。(全媒体记者 佘记其 通讯员 孙洁)

实习编辑:毛蕴劼

审核:杨佩佩


(作者:佘记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