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杯 “讲史志故事 品镇江风骨”征文 | 博学 严谨 坚持 创新 ——北宋宰相科学家苏颂的人生断面

□王强 邹文学

苏颂(1020-1101),字子容,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科学家。作为北宋中后期宰相,苏颂位极人臣。作为科学家,苏颂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其主持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的高峰,其出现也遥遥领先世界同类机械。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缅怀苏颂,就是要剖析前贤励志向上的人生断面,烛照前路,踔厉前行。

博学,一个坐得住的人

苏颂在留给子孙的家训中强调:“非学何立?非书何习?终以不倦,圣贤可及。”“学问不沾洽,何由垂望闻?”反复告诫学习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基本功、必修课。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终身不辍。苏颂出身于诗书官宦世家,祖父苏仲昌、父苏绅均为进士及第进入仕途。受家庭熏陶,3岁讲礼仪,5岁学《孝经》、习《尔雅》、知声律,12岁入府学,17岁游学京都,23岁中进士,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转型。但对于苏颂,这只是他博学人生的又一次启程。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苏颂进入馆阁,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校正医书官等职,主要职责为管理勘正昭文馆、史馆、秘阁等处的经籍图书及修编国史。与明、清时期馆阁之职地位清要不同,北宋时期多为散官闲职。苏颂在馆阁供职长达九年,不埋怨气馁,日常工作之余,“每日记二千言,归及书于方册。家中藏书数万卷,秘阁所传者居多。”即每天记录两千字,到家整理入册,家中数万卷藏书,记录整理于秘阁的居多,从而使自己成为名冠当时的博学鸿儒。宋史评价他:自有文字以来的经史、九流、百家之说,以及星官、算法、山经、百草等,无所不通,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这也为他主持修撰《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图经本草》,制造水运仪象台,作出里程碑式历史贡献奠定了基础。博学,需要坐得住;提升,源于厚积淀。

严谨,一个行得稳的人

庆历二年(1042),苏颂进士及第。初为宿州观察推官,次年任江宁知县,时年24岁。江宁古称金陵,是南唐政权的国都,由于历经五代十国时期的多年战乱,赋税图籍散失无存,征收多少全凭官员随意而定。自南唐后主李煜归降北宋以来,这一状况仍未完全改变,豪猾大户逃匿赋役,本分百姓被勒索强征时有发生。苏颂到任后,决意改革此积年弊政。他首先进行人口、田亩调查,重新整理户籍、地册,据实公正核定税负。并在审理各类案件时,仔细询问涉案人员及其乡里的人丁田产情况,一一加以记录。在此基础上,他召见本县大户,对刻意藏税不报的,当场对质,以理服人,使得大户之家不能不如实申报,有效推动了赋税改革的实施,也公平了徭役征派。皇祐二年(1050),苏颂调任南京(现河南商丘)留守推官,成为时任留守欧阳修的属官。欧阳修高度肯定苏颂的严谨,将一应事务放心交由苏颂办理,称:“子容处事精审,一经阅览,则修不复省矣。”宋哲宗绍圣初年(1094),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时起用的大臣相继遭到贬黜,唯独苏颂得以保全。有御史弹劾苏颂。哲宗说,苏颂为人忠厚,处事老成谨慎,尤知君臣之义,今后不许再轻易非议此老。是年,苏颂74岁,距任江宁知县已经半个世纪。严谨,才能行得稳;行稳,方可走得远。

坚持,一个重风骨的人

宋神宗熙宁期间,王安石任宰相,推行青苗法等一系列旨在强化政府财权的改革,并越级提拔一批赞成改革的官员,但其中不乏李定一类投机奸佞之徒。正是李定在上位以后,主谋策划了北宋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欲置苏轼于死地的“乌台诗案”,只是因苏轼的文名之盛和朝野震动,才未能得逞。熙宁五年(1072),在改革派(史称新党)大臣的举荐下,宋神宗欲将秀州判官李定直接提拔至朝廷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时苏颂、宋敏求、李大临三人为中书舍人、知制诰,负责诏书起草等事项。苏颂等人三次拒绝为宋神宗起草任命李定的诏令,并封还相关任命要求的文件。苏颂辩称:虽然朝廷急于用才,但如此越级提拔违背定制,所益者小,所损者大,且李定不够破格标准,未敢草具诏令。宋神宗怒斥:“轻侮诏命,翻复若此,国法岂容!”结果苏颂三人被撤职外放。这就是著于青史的“熙宁三舍人”事件,充分表明了苏颂等人坚持原则、不敢惜身的士大夫风骨,也历来为后世称道褒扬。熙宁七年(1074),时任副宰相的新党二号人物吕惠卿让人传话:苏颂是我的福建同乡,只要来拜访我,就能得到升迁。苏颂不为所动,一笑置之。

创新,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元祐元年(1086),苏颂以吏部尚书身份主持研制新浑天仪,他精心挑选韩公廉、王沇之等一批专门人才,召集能工巧匠,组建团队机构,并亲自设计方案、制订计划,历经六年,终于建成一座高12米、长宽各7米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它在借鉴集成前代浑仪、象仪、漏刻机械制造及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实现了三项创新和“世界第一”。其一,浑仪转动装置(望筒)是现代天文台转移钟的雏形;其二,控制仪象台匀速运转的“天衡”系统(擒纵器)是现代机械钟表的先驱;其三,水运仪象台的活动屋顶是现代天文台自动启闭圆顶的祖先。水运仪象台比欧洲同类机械的出现领先了600多年。绍圣三年(1096),苏颂总结水运仪象台的建造,著成《新仪象法要》三卷,绘制水运仪象台总体和部件图200余幅,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早最完整的机械图纸。在药物学方面,苏颂主持修撰的《神农本草》《图经本草》,奠定了整个宋元时代药物学的基础,并直接影响和启发了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诞生。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苏颂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创新,需要在星光下走出新路;创造,让苏颂永远闪耀在科技的星空。

苏颂,祖籍福建泉州同安(今属厦门),因父苏绅葬京口而迁居润州丹阳。绍圣四年(1097),苏颂以太子少师退休。年82岁卒,谥号“正简”,追赠“太师魏国公”。

编辑:缪小兵

审核: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