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丨从瓜洲望金山

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以前,我或因回老家探亲,或因出差到扬州,在这一水间来来回回许多次,有一次为买声名远播的瓜洲铁锅,还特地在瓜洲逗留了半天,虽然没有特意到瓜洲江边望镇江,但每次上了江船,不论阴晴雨雪,我必定要多看几眼江南那数重山影。

从瓜洲能望到金山吗?《泊船瓜洲》中没有说。和王安石同时代的卫宗武在《过瓜洲》诗中写道:“金焦对峙两鳌浮,千顷玻瓈浸其足。”全诗多是在瓜洲江上看到金焦二山的感怀和奇想,很少实景的描写。记得清朝王士禛在《瓜洲渡》诗中说过:“扬子桥头鸡未鸣,瓜洲城外日东生。风波不惮西津渡,一见金焦双眼明。”这是他一大早从瓜洲渡江往金、焦途中所见的景色。我往来一水间时,金山已上了陆地,远离江边,金山的宝塔亦已隐到楼房树木之间。最近,我在阅读英国克拉克·阿裨尔《中国旅行记》时,穿越时空,看到克拉克·阿裨尔曾站在瓜洲伸入江中的一处河岸上,他不仅望到金山,而且望得仔细。

18世纪末的1792年英国初次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24年后,英国在1816年又派阿美士德使团访华。一前一后,英国两次派使团访华,在外交上都不成功,铩羽而归。克拉克·阿裨尔(1780—1826)是阿美士德使团的首席医官,他是外科医生、博物学家。在他的《中国旅行记》一书中,以一个西方博物学家的眼光,观察并描述了从北京到广州穿越六省的长途旅行中见到的城镇乡村,描述了诸多的人物和名胜古迹。

使团在扬州高旻寺驻留了四天,因要在波浪如海涛般汹涌的扬子江上航行,使团换乘大船后顺流而下直到江边的瓜洲镇。使团中有的成员游览了瓜洲北面不远处的五园,那里曾是乾隆皇帝喜爱的一座行宫。行宫很大,有很多亭阁,有的成群有的单独,由无数回廊和小建筑把它们连在一起。里面有一块厚厚的白色石碑立在黑色大理石基座上,上面刻有乾隆的诗句。其时行宫已一派坍圮荒废。

克拉克·阿裨尔说:“远比这些花园美丽和有趣的是瓜洲附近扬子江上的一处景观。站在伸入江中的一处河岸上,你可以看到如山顶一样升出扬子江水面的‘金山’。它的样子真实再现了中国书籍中所描述的独特的景色,孤立于河中或湖中的山峰,上面到处是房屋、庙宇,以及树和花。金山的四面长满了树木,掩映着浅色的、形状奇特的房屋和寺庙。在松树环绕的山顶,一座雄伟的宝塔高耸于树丛之上。”他从使团乘坐的船上望去,还看到金山山脚下,伸向南方的镇江城,“那墨绿色的山坡,与散布其间、映射着晴空阳光的宿营地的白色帐篷,形成美妙的对照。扬子江宽约1里格(陆地及海洋古老的测量单位,等于3.18海里),江面上布满了数不清的形状大小各异的船舶,有的停泊在那里,有的来往航行,构成如画般美景。”

瓜洲地方官员告诉使团人员,在乾隆时代,瓜洲由于皇帝的喜爱而繁盛一时,它在五园与金山之间,是乾隆经常往来之地。

克拉克·阿裨尔说:“如果你相信中国人虚无神话的话,以前那里还有一座桥,从岸边一直通到金山上,但如今已经没有任何它曾经存在过的遗迹了。”

克拉克·阿裨尔没有想到,在他离开瓜洲188年后,2004年,在瓜洲和镇江间架起一座大桥。车过大桥,金山和瓜洲的实景可以随意切换,虚无的神话已成为美丽的现实。(文/图 吴炳辉)

编辑:朱超

审核:滕建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