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 | 儿科内服膏方古已有之

□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二院)儿童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师 胡楠楠

今日镇江讯   秦汉时期是儿科内服膏方发展的萌芽阶段。在此阶段,尚未有膏方在小儿防病调治方面的具体记载,但出现了用于疾病治疗的内服膏类制剂。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有用蜜和枣膏制成的方药。这些典籍虽然没有明确的“膏”名记载,但加工方法已有现代膏方的雏形。

唐代开始出现用于儿科疾病治疗的内服膏类方,最初用于小儿疾病治疗的“煎”剂即是儿科膏方的早期形式。由于不同时期人们对膏方认知和处理方式的差异,早期膏方并未有滋补强身的特点,仅作为中医八大剂型之一用于临床疾病治疗。

宋代秉承唐代膏剂的制备方法,在膏方的制作流程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包括取汁、浓缩、成膏等程序,赋形剂更加丰富,有蜜、酥、鹿角胶等。新的中草药及动物成分被不断引入组方,膏方的病症适用范围逐渐扩大,治疗涉及小儿发热、咳嗽、惊痫、疳积、麻疹等疾病。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少数用于小儿慢病、虚症调补的膏方,在命名上,“膏”逐渐取代“煎”。

唐宋时期,有民间医学爱好者和官方政府人员对流传于世的医学典籍、民间验方进行收集整理,编撰成册,有力地促进了膏方的传承和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民间儿科专著《幼幼新书》和政府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幼幼新书》收集宋代以前儿科膏方数十首,有用于小儿慢惊的脾风膏,治疗小儿有虫、心腹痛甚的补胃膏和调理小儿脾胃不和的人参膏等,但治疗范围较为狭隘,以“麻痘疳惊”四大主症为主。通过研究发现宋代及以前儿科膏方以脾系类方的数量最多,说明古人在应用膏方治疗儿科疾病时尤为重视小儿的脾胃调理。然而,此时期膏类制剂的组方用药不乏有毒之品,部分方药组成中包含朱砂、水银、干漆、铁粉、全蝎等毒性物质,并不适宜长期服用。

金元时期的儿科膏方基本沿袭唐宋风格,在命名上“膏”完全取代“煎”字,并从汤散剂中独立出来,开始作为一个独立剂型被录入各大方书之中。

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古代药物贮存条件欠佳,煎膏作为液体剂型在常温下放置很容易损坏变质。为延长药物存放时间,方便携带和使用,许多儿科内服膏方被再加工制成丸药剂型,这是古代儿科内服膏方在加工处理方面的一大特色。液体剂型向固体剂型的转变,一则保留了煎膏口感较佳、药性平稳的特点;二则将中药研末纳入膏中,减少了药物用量,进一步缩小了药汁量,更适合儿童服用。且固体剂型易于存储,避免了因保存不当而造成的浪费,因而得到了古代医家的广泛使用,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通讯员  杨吉羚 全媒体记者  杨泠)

编辑:何冰

审核:解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