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 明清时期儿科膏方发展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二院)儿童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师 胡楠楠

今日镇江讯  明清时期,儿科膏方进入成熟阶段,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膏方数量大增,广为各类方书记载。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里对膏方在概念、制法和功效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一书中对膏方治病机制、加工方法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及较完整的总结,认为疾病外治之法与内治之法相通,提出“膏方取法,不外于汤丸,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多辨证选取内服汤丸制成膏药用于疾病治疗。

明清时期,膏方命名更加明确,不再使用“煎”字,均以“膏”命名。

明清膏方的制备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工艺流程。膏方的加工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包含了浸泡、煎汁、浓缩、收膏等程序,比先前各时期的膏方制作方法更加固定,且与现代膏方的制作过程基本一致。此外,纵观明清医书,膏方制成之后大多要求储存在瓷罐中。考古研究表明,古代瓷罐“敞口、短肩、鼓腹”,容量大,取用方便,且瓷罐不同于铜铁器皿,性质稳定,避免了容器生锈而影响药物的使用,为膏方药效的发挥提供了客观条件。

明清时期,不少医家继续沿袭前人做法,将内服膏方制成丸药服用。在此时期,以膏方制成的丸药不单纯为方便存储,更是考虑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及丸药“缓也”的特点,多用于体质虚弱患儿的病后调理,以及毒副作用较强的中药膏方的加工处理。如此操作,一则使药效更加和缓,二则减毒以降低毒副作用,更适合体虚儿童服用,且在服用时常以汤药为引,更大程度发挥膏方的功效。

中医学“药食同源”理论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记载,将药物四气五味理论应用于食物,以食物之偏性纠正人体体质之偏颇。与单纯药物相比,药食同源之品性味平和,毒副作用小,具有调养、保健、治病等多重功效,且口感佳,更适合慢性病患者及需要缓慢调理者长期服用。随着养生保健观念的普及和膏方理论的成熟,明清时期药食同源之品被大量引入膏方之中,儿科不少膏方中药食同源之品或单独使用,或与药物合理搭配,用于临床疾病治疗和体质调理。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中医学认为邪盛正虚时首当祛邪,不可贸然进补,即使进补,也需攻补兼施。明清时期,部分医者在治疗儿科疾病,尤其是面对虚实夹杂类疾病时,常先使用汤剂祛除实邪,再辨证使用膏方进行缓慢滋养,用于辅助正气,益气养血,纠正气血阴阳之平衡。

纵观历史,儿科内服膏方源远流长,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对儿科防病保健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提高和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普及,膏方作为中药方剂的重要剂型之一,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其味道可口、服用方便、疗效可靠,备受患儿和家长的喜爱。(通讯员  杨吉羚  全媒体记者  杨泠)

编辑:何冰

审核:解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