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赶集

集市贸易形式多样,在我国由来已久。而乡村集市更是接地气,属于乡野间未经雕饰的原始民俗,在四季的交替中这里永远有着生动、温暖、热闹的鲜活场景。

所谓乡村集市,就是乡村每年定期在固定地点交易货物。乡村集市不是每天都有,一般依照农历设定逢集日,相隔一两天轮回一场,根据当地风俗习惯,有的逢单数,如镇江东乡埤城即农历一、三、五、七、九日起集,有的逢双数,如姚桥农历二、四、六、八起集。逢集日当天,乡民们早早地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或买或卖,风雨无阻。卖点土特产品,搞点牲畜交易,买些油盐酱醋,或者是男女相亲见个面。

记得小时候,我见过的最大世面就是丹阳后巷农历二月二的集(墟)了。那时,赶集是乡村农民的一件大事。东方才露鱼肚白的时候,人们就早早起床了,匆匆吃过早饭,换上整齐一点的衣服,把舍不得吃的鸡蛋什么的,装在竹篮里去赶集。

大约在我七岁时的农历二月二日清晨,随父亲到达后巷时,放眼望去,可谓是人山人海,喧嚣沸腾。叫卖声、说笑声、讨价还价声,间或夹杂着过往汽车的鸣笛声,“让一让、让一让”的招呼声……此起彼伏,汇成了乡村集市特有的大合唱。对此,乡民们似乎早已习以为常,或蹲或立,或停或走,或拉着孩子,静默着,说笑着,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穿梭不停,左顾右盼,各取所需。

我曾供职于原丹徒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姚桥工商所,可以说工作于集市中。寒来暑往,日月轮回,听惯了集市的喧嚣,看惯了集市的热闹。

姚桥工商所管辖的区域内,每年有几次特大的集(墟)场,一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七、十月十五的华山庙会;二是二月初八、四月十六、七月二十六的葛村集(墟)场。每逢集(墟)日总是全所出动,有时也会请邻近的大港所派员支援。

一般情况下,在特大的集(墟)场日,我们大家都会自觉地关注天气预报,若没有大雨或暴雨等恶劣天气,便会全所出动,提前一至两天来到现场用石灰打线,进行划行归市和对外地客商收取摊位费、市管费等工作,待到正式的集(墟)日按照事先分工,开始对片区内的商户收取市管费,实施管理。每个特大集(墟)日能收到一万元左右。

凌晨时分,商贩在我们画好线的地方摆起了摊子,或是用简易的小桌子、门板、竹床摆上,有的干脆就放在地上。除了吃穿用度、生产生活物品的买卖外,其他的行当也是五花八门,修家用电器的、修车补鞋的、割制腰带的、看相算命的、剃头剪发的、拔牙镶牙补牙的……

农副产品区域内,本地农家需要变现的猪啊、狗啊、羊啊、鸡鸭啊、猫啊,在这儿集中;农民出产的瓜果菜蔬,生产生活需要的杈把扫帚、锅碗瓢盆、菜籽树苗,还有盖房用的椽檩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好一幅生意买卖博览图!有眼光的本地人瞅准商机,做起了烧饼、油条、面条、馄饨等小吃生意。

集市中,那些卖罢东西的,会急着去买各自所需的家什物品;相过亲见过面的青年男女则会各自走开,在背街小巷的僻静处翘首以待媒人的传话,急切地想知道对方的态度;那些交易完物品的双方,各自私下与同伴交流着东西是不是买贵了、卖亏了,当听到夸赞后,便会露出得意扬扬的神色。

集市中的人们各自忙碌着,一个个置身于其中,又仿佛超然于其外;每个人都似乎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大家做完自己的生意后离去,后面的人则源源不断地涌进来,把个集场赶得热热闹闹,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赶集场的乐趣。

午后二时左右,赶集的人渐渐散去,集市很快又回复到平日的寂静。寂静——喧闹——寂静——喧闹,乡村的集市就这样不停轮回。或许对众多乡民来说,集市绝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场所,而是承载了他们太多情感的地方,记载着尘世的沧桑和生活的琐碎,刻录着乡村民众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以及当时当地的民俗文化。

如今的乡村集市变了样。过去的集市只是买菜购物的市场,现在的集市还是乡村百姓交流的欢乐世界,是信息传递的平台,外面的信息不经意地传进来,里面的信息很自然地就传出去,百姓之间沟通也多了。“那天幸亏在集上见着他,才知道这个事,要不就耽误了。”“可不是吗,我也是在集上听说的。”“听说房价又跌了,你不是想给儿子在城里买套房子吗?”“是啊,我也听说了。”真是小集赶大了,乡村热闹了,百姓生活活跃了。(文/吴春波)

编辑:金凯

审核:滕建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