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我们一起在体育馆看电影

现如今,我们去影城看电影,对座椅、音响、环境、效果都有一定的要求。可你能想象三十多年前看电影的场景是什么样子吗?坐在四周都是玻璃窗、挂着窗帘仍有些透光的体育馆里,鼓掌声、议论声、叫好声、嗑瓜子声夹杂着西晒的闷热,以及画面不太清晰的银幕和沙哑的音效,这种年轻人无法想象的“恶劣”环境,却被上一辈人珍藏在青春的记忆里,就像一杯香醇的咖啡,回味无穷。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被禁锢压抑了十多年的群众文化生活得到解放。由于当时的娱乐项目很少,电影成了人们释放情绪最适合的载体和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许多在“文革”中被打成“毒草”的老电影解禁,大量“文革”后拍摄的新电影涌现,喜剧片、农村片、爱情片、戏曲片、儿童片、反特片百花齐放,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观影高潮。人民电影院和大华电影院,每天门前都人山人海,只要是部电影,上座率就至少五成,到了晚上和周日肯定是满座,有时还在过道加座儿。能看上一场电影,算得上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有人提出了利用刚建成的体育馆不搞比赛的空闲时间放映电影。起初,是请影剧公司流动放映队。放映机放在观众席里,嗒嗒直响,光线不强,亮度不够,画面昏暗。“那时放《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片子,我记得很清楚,彩色电影票价是一毛五,黑白电影票价是一毛二。“从体育馆退休的朱寅生说,他曾经是部队的电影放映员,复员到水泥厂工作。体育馆开始放映电影后,他调到了体育馆。每天的电影票总是不够卖。热门的片子,有时会在中午临时加映一场。这边才贴出加映的海报,那边不到一个小时票已经一售而空,火爆程度,跟前几年春运时的火车站售票窗口差不多。

1979年,体育馆第一任馆长王韬海决定购置一台好一点的放映机,改善放映条件。计划经济下,别说买放映机,就是买普通的生活用品都很难。正好王韬海有个战友在轻工业部工作。他专程跑到北京找老战友帮忙,从东北锦州电影机械厂购买到模仿国外技术的自动交换放映机。放映员彭钦彦和朱寅生去厂方接受了一个多月的培训。设备接回来了,体育馆隔出了一间专门的放映室,终于可以用座机为观众放电影了。

说到在体育馆看电影,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放映时的火爆场景,深深地定格在了老一辈人的脑海里。“不得了的人,那简直是人山人海。”有人回忆说。当时,《少林寺》还没有在各个电影院排片,仅作为慰问部队的内供片。体育馆跟部队搞军民共建,部队没有礼堂,便委托给体育馆放映。

“《少林寺》连续几天,从早放到晚,中途最多休息一个小时,场场爆满。每天窗口排满了买票的人,两边的铁栏杆都差点被推倒。有些没有票的观众,想办法进场后没位置,干脆跑到银幕背面去看。即便影像是反的,也看得津津有味。”朱寅生说,当时电影票紧张得很,就算有熟人托馆长王韬海的老伴花钱买票,也不一定能买到。偏偏王馆长的老伴自己也是个影迷,两人为此没少吵架。为了避免遇到熟人,王韬海他们有时干脆躲在馆里不露面。

一票难求的盛况维持了好多年。在1983年9月1日,《镇江市报》第四版的报道中就提到,本市有关部门决定对离休老干部实行社会优待,其中一项就是在各影剧院、工人文化宫、体育馆等文化娱乐场所可享受优先购票两张。直到舞厅兴起,电视、录像普及,人们的娱乐生活出现了多种选择,到体育馆看电影的热潮才渐渐退去,成为过去人们生活中一份无法磨灭的记忆,让人唏嘘感慨。(编辑 花蕾)

(作者:贺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