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看见南京1937③|点燃火把,张纯如的“传递”

开栏语:

今年8月20日,被命名为“一个人的力量”的张纯如阅览室在美国旧金山市中心开设。张纯如生前在大洋彼岸点燃“直面历史真相、追求正义和平”的火把,并将它传递给其他人,如今仍在继续!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新华日报全媒体国际传播部联合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共同推出《让世界看见南京1937——走进张纯如的时空记忆》系列融媒报道,谨以此向张纯如和所有向世界讲述南京1937的人们致敬,捍卫人类和平,携手创造美好未来!

11月23日,“不能忘却的纪念”张纯如图片展在南京开展,展览以照片、用品和影视资料展示了张纯如一生。开幕式现场,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注意到,不少受张纯如影响、在海外积极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华人华侨专程来到图片展,纪念和致敬纯如。从张纯如写书到图书的推广以及她逝世的18年中,和她时空相遇的人们或多或少都传承了她的精神,积极用自己的行动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传递“一个人的力量”。

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不能忘却的纪念” 张纯如图片展在南京开展。

和张纯如时空“相遇”的人们以她为榜样

旅加华人、致力于在海外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的余承璋在加拿大接受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专访时说,她至今记得2002年张纯如到多伦多推广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时,自己第一次见到她的场景。“打破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长达60年的沉默的竟然是这样一位年轻的女子。我钦佩于她的才能,感动于她的决心。”余承璋说。

余承璋从小听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父母讲述当年这段惨痛历史,在约克大学读书期间也创立并主编过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百合花》杂志。余承璋和家人历时多年,辗转美国与加拿大的图书馆,收集并整理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加拿大检察官诺兰档案”并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诺兰曾经在东京审判中将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松井石根绳之以法。这些档案的寻访过程非常不容易,余承璋和家人们时常冒着加拿大的大雪奔波,滑倒也是常有的事。他们和图书馆预约,小心翼翼地翻开厚厚的、落满灰尘的史料。有时,图书馆不允许照相,他们就把信息用笔记录下来。为了检索图书馆信息、整理材料,他们还自掏腰包,买了几台电脑。即使在档案捐赠后,余承璋也受到了许多压力。余承璋还一直和张盈盈女士保持联系。

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前秘书长、旧金山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前会长谭思丹也是张纯如阅览室的一名义工。在旧金山,谭思丹穿着“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黑色的衬衫,回忆起和张纯如接触的往事时神情严肃,充满哀思。她曾经在张纯如写《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时借办公室给张纯如。在和张纯如短暂的接触中,她对张纯如的勇气、毅力和礼貌印象深刻。“我还是会继续做义工,这是我对张纯如纪念的方式。”谭思丹说。为了纪念张纯如,谭思丹至今留着张纯如给她签名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书里夹着多年前有关张纯如报道的报纸。

1998年12月9日,张纯如在美国介绍新书《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在南京,紫金草国际志愿者也多次提起张纯如。来自韩国的李度宪小时就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因为韩国有着同样悲惨的经历,来南京读书后,他成为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我想像张纯如一样,向世界讲述那段历史。”李度宪说。

作为淮安市侨界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周梦迪主动向淮安市侨联申请参加张纯如纪念馆的宣传。周梦迪说,每一次走进张纯如,感受她的故事,都会多一份理解、增加一份敬意。“我眼中的张纯如是多元的、立体的——她向世界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为中华民族赢得世界尊重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原本平静安宁的人生。”2021年的时候,周梦迪第一次以“小迪姐姐”这个身份,参与了“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海外华裔青少年网上夏令营课程的录制,课程被收录进全国侨联“亲情中华”课程库。今年,张纯如纪念馆将这一课程改成了在线直播,纪念馆馆长何睿在线答疑。当天课程点击量超过了7000人次,点赞上万。

年轻人传递张纯如“一个人的力量”

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于旧金山唐人街,在三楼有一个8月份开放的小小的张纯如阅览室。在旧金山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做了二、三十年的义工吴中信觉得张纯如阅览室虽不大,但是内容非常丰富,因为它告诉全世界的人历史的真相,尤其提醒年轻人,不要忘记历史和历史的教训,要更加珍视和平。阅览室成立以后,很多外国人会来参观。“很多人来了,就是为了这个阅览室,都是年轻人。”吴中信说,“他们都很感动,也非常非常喜欢张纯如。他们说‘了不起,了不起’。”

在旧金山,张纯如阅览室的留言墙上贴满了留言。

张纯如“一个人的力量”还在各国的年轻人中传递。张纯如阅览室的留言板上,有来自不同年龄、国家、语言的笔迹,大部分都是英文的。来自旧金山的5岁女孩杰西卡今年10月29日用英文写道,“你很美丽,张纯如!我喜欢你。”一个7岁的小孩用中文写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访问者马库斯·霍金斯通过留言传递了来自科罗拉多州的爱:“另一段没有人谈论的历史。谢谢你揭示了二战的另一场大屠杀,我觉得更多的人应该知道它。为南京的受害者和张纯如祈祷。”一位访问者用中文写道,“怀念张纯如!”主体用英文标着:“亲爱的艾瑞斯,非常感谢你所做的一切。你的勇气,你的奉献,你的悲伤,你牺牲你的生命,告诉世界那段悲惨的历史,是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原因。愿灵安眠。”

署名为阿德里安娜·孔特雷拉斯的访问者说,“艾瑞斯,谢谢你让我们铭记历史上这样一个悲惨而黑暗的时刻。这样的史实需要教给所有世代的人们。你已经阐明了需要教育的内容。一个人的力量。”

传递记忆传播史实,海内外汇聚捍卫和平合力

传承记忆、传播史实,正如美国记者理查德·罗斯莱徳评价,张纯如点燃了一支火把,并将它传递给其他人。今年的3月28号,有500多人次的外卖小哥,手捧鲜花络绎不绝地前往淮安的张纯如纪念馆,这是全国人民从各地通过外卖订单向纯如敬献的生日礼物。五百多束鲜花组成的小型花海,是人们对纯如的认可和敬意。

位于美国圣荷西的张纯如公园。

张纯如母亲张盈盈经常回忆起,2018年她去墓地看望女儿时,看到一位女孩手捧一束花,也来看望张纯如。女孩成立了一个群,起初是想替张纯如照顾父母,后来成了张纯如纪念群,传播史实,她们都是“一个人的力量”的延续。“当时成立的群只有四五十个人,现在我们的群已经变成230几个人了,人就越来越多。”张盈盈说。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刘成认为,只有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我们才有可能把未来跟和平相连,从而在海内外汇聚捍卫和平的合力。“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教育的,和平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为它浇灌的。”

来源:交汇点

编辑:朱超

审核:解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