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丨刚正倚国

滴石水

李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刚正之臣。《后汉书·李膺传》记载,他生性刚正不阿,行事果敢刚毅,任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即他下面的郡县长知其刚正威严,竟然一个个挂印弃官,生怕被查处。任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之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汉恒帝最宠信的大宦官中常侍张让,当时权倾朝野。其弟张朔恃兄横行,贪夺无厌,滥杀无辜,作恶多端。听到李膺当了监督中央和周边地方的监察官,吓得逃到张让府上,躲进空心柱子中。李膺得知,径直到张让舍第,击柱捕朔,问清罪证,立即诛杀。从此,那些黄门侍郎个个吓破了胆,大气不敢喘,二门不敢迈,休息日都躲在宫庭中。汉恒帝奇怪,问他们原因,都哭丧着说:怕李膺校尉。“天下模楷李元礼(即李膺)”,乌烟瘴气的东汉朝廷,出了李膺这样的刚正之士,朝野口口相传,成了天下人称颂的标杆。著《后汉书》的范晔说:“李膺振拔污险之中,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激素行以耻威权,立廉尚以振贵势,使天下之士奋迅感概,波荡而从之。”李膺可谓汉朝最后的风骨。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刚正之士,却经受了两次党锢之祸。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李膺因严厉刚正打击宦官受到诬陷迫害,他“慨然赴狱,受三木酷刑。”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宦官们向年仅14岁的汉灵帝进谗,诬陷李膺等人“欲图社稷,意图谋反”,灵帝即下令逮捕诛杀李膺等党人。同乡对李膺说:赶快躲躲吧。李膺回答说:“侍奉君主不躲避灾难,有罪不逃脱刑罚。这是我的节操。我已经六十岁了,死和生都由命中注定,能跑到什么地方去呢?”他毅然赴朝廷诏令的监狱,被拷打致死,妻儿被流放边疆,门生、故吏和他们的父兄,都被禁锢。

对李膺的刚正和受诬致死,历朝历代的史学大家从政治生态、社会环境、君臣关系、个人禀性等各种角度进行过研究。尽管观点各异,但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共同之处,即刚正倚国。

“臣光曰:天下有道,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而莫敢不服;天下无道,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党人生昏乱之世,不在其位,四海横流,而欲以口舌救之,臧否人物,激浊扬清,撩虺蛇之头,践虎狼之属,以至身被淫刑,祸及朋友,士类歼灭而国随以亡,不亦悲乎!”这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述东汉末年昏乱朝政中李膺等刚正之士悲壮事迹后,发出的感悟。这位史学巨匠清楚地告诉后人:天下有道,朝政清明,是刚正之士生存显能的福音。而昏乱之世,四海横流,刚正之士想激浊扬淸,“撩虺蛇之头,践虎狼之属”,结果是“士类歼灭而国随以亡”,这样的结局“不亦悲乎”!所以,刚正之士,只有与有道天下共同作用,才能“君子扬于王庭”,社稷蓬蓬勃勃。这一点,包拯、赵抃、唐介等刚直之臣,和赵祯共同开创“仁宗盛治”很能说明问题。

“必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的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陈普,研究李膺等刚正之士后感慨而诗:“凤麟自古待明时,矶虱何堪论是非,可是首阳可埋骨,争知人怨首阳希。”他很惋惜李膺这样的“凤麟”之士,没有遇到“明时”,与张让等宦官们谈是非,等于是与“矶虱”们论长短。李膺的刚正仅仅是个人的力量,没有倚恃的清明朝政,是独力难支的。

“一代史家,千秋神笔”的近现代史学家蔡东潘,研究东汉末年李膺等刚正之士振臂急呼,慷慨赴义,欲挽大厦于倾倒的历史状况后,百感交集,在《中华五千年》中写道:“若李膺等虽素怀刚正,而当国家开道之秋,不如洁身远害,天地闭,贤人隐,古有明言,乃以一时之矫激,祸及海内,宁非愚忠?”“惟李膺杜密范滂诸人,不知韬晦待时,徒以一朝之标榜,祸及身家,株连亲友,是岂不可以已乎?”恒、灵两朝,宦官横行,外戚作恶,满朝污浊。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中,蔡东潘认为李膺们虽“素怀刚正”,也只能洁身远祸,韬晦待时,不应刚正矫激,祸及天下。刚正之士再有哲睿之思矫激之行,遇到像恒、灵两帝的朝廷,是无法实现其抱负的。

刚正倚国,而又绝非国难不振,消极处世。蔡东潘在评论李膺等刚正之士的后面,又写了一段话:“徐孺子谓大木将颠,非一绳所能维;郭林宗谓天之所废,不可复支,正洞明权变之言,故卒能超然于党祸之外。”洞明权变,避开党祸,应是刚正之士在“大木将颠”“天之所废”时的处世之道。

编辑:毛蕴劼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