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宝塔路的烟火气

文/于锡强  图/陈大经

镇江有几条老马路,应是最接地气的人间烟火味所在。老马路承载着岁月沧桑、世事变迁,还有人间故事。宝塔路那熟悉的人和事经常从我脑海里跃出。

宝塔路始建于1934年,从浮桥巷至宝盖路全长621米,1946年铺柏油。因南端丁字路的寺庙前有宝塔形的香炉而得名。

宝塔路与大西路交汇口的广场每年元宵节前四周便会摆满造型各异的手工彩灯,有兔子、蛤蟆、金鱼、荷花、龙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并延续至今。傍晚陆续有卖馄饨、汤圆、豆腐脑、回炉干、熟菜的出摊,其中熟菜的猪头肉、鹅鸭的头颈爪翅是下酒的好菜,最受欢迎。白天路口还有修车、补衣、修鞋、配钥匙等摊子。西南角是副食品商店和谭森和酱园,1956年全市庆贺公私合营集会在店前搭台,会后有盛大的游行;西北角是牙病防治所(口腔医院前身)和无线电修理部,我常去看师傅修电器,货架上放着修好或待修的各式大小不一的收音机、扩音机等,工作台上师傅正修理收音机,机内排列着电子管或大小电阻、电容等,我呆呆地一看就是大半天。看多了就想自己试试,于是经常到东北角的五化交商店电器柜寻购相关的配件,陆续选购了耳机、活动矿石、二三极管、扬声器等零件,按图索骥地先后安装了矿石和半导体机。既增长了知识也丰富了生活。

1983年元旦新建的五化交大楼开业,头天晚上就有人排队买热门的“燕舞”收录机。开业时人头攒动的火爆场面仍记忆犹新。

西南角是水果店和茶食店,我偶尔会去消费一下,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往前走就是宝塔路饮食店,烟火气是从清早就氤氲开的。一开门顾客相继拥入,排队买筹、取面点,烧饼、油条洋溢的缕缕香气随风飘来,还有掀开蒸屉盖水汽缭绕中包子的鲜香。下面的老吴技术过硬,足以俘获众多食客的胃。店内座无虚席,老少皆有,面前清一色的蓝边碗内流动着的面劲道柔润,让人味蕾为之雀跃,锅盖面蕴含着特有的色香味使食客大快朵颐。许多人停车歇担进店吃面,还有下入搪瓷缸、钢精锅带走的。

印象最深的是该店从外学来的北京炸糕风靡一时,每天下午食客排起长队争相购买。用糯米粉裹豆沙馅的油炸糕,现炸出锅,金黄的色泽格外诱人,外脆内甜,咬一口,满嘴充盈着甜甜的豆沙,大人孩子都爱吃。若是去晚了便买不到了。

宝塔路每隔几十米远就有一条巷子,纵横交叉的巷子长短不一、首尾相连、内外相通,却有着不同的名称、来历和故事。

巷内的居民走进走出,有骑自行车上班的工人,有背书包的学生仔,有拎菜篮的主妇,有挑着担子、背箱子的手艺人……烟火气被他们从巷子里带到宝塔路。

各类商店抚慰了民生。烟纸店、理发店、裁缝店、粮店、南货店、煤球店、石灰店、毛线店、拉链纽扣店……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一车车装满冒着热气的醋渣酱渣的麻袋从巷内拉出,那是附近恒顺车间的下脚料,还有豆食制品厂的豆渣。

宝塔路横街传来一群群放学孩子银铃般的欢笑声,既是昨天又在今天。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宝塔路旧貌换新颜,路面也拓宽了,烟火气仍是宝塔路最质朴的气质。老百姓日常需要的主副食品从蔬菜瓜果、肉蛋鱼虾,到熟菜、炒货、粮油等应有尽有,餐饮店供应面条、包子、馒头、锅贴、麻团、糍粑、大饼等,摊春卷皮的几个大嫂在麻利地制作,既有技术性又富观赏性,周围常围着人观看。烧饼依然是记忆中的品相和味道,深受欢迎。还有灌香肠、裹粽子、预订寿桃的。维扬包子、鱼圆、香干臭干、大头菜等一脉相承的味道依然受青睐,瞬间唤回我久违的记忆,甚至串起了当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烟火气引来旺盛的人气,并勃发出生机,宝塔路依然有欣欣向荣的第二春。

编辑:毛蕴劼

审核: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