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家!数字赋能破解“执行难”,京口法院“数智执行”模式有何妙招?

今日镇江讯  电子封条、“活”查封、物联网称重……这些“嵌入”司法领域的物联网感知技术,正逐步运用在京口法院“数智执行”的常态化工作中。日前,京口法院通过集中购买服务的方式,成为我市首家以数字技术服务模式引进物联网技术的法院。

据介绍,江苏法院近年来力推“物联网+执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然而,对于中小型法院来说,“配齐”整套信息系统、电子设备等软硬件,以及“配齐”后对设备的维护、检查、监管,未免“代价”过高。在仔细梳理近几年执行中的物联网“刚需”案件,研判物联网使用场景、规模和频率后,今年3月中旬,京口法院与江苏华灿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京东旭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物联网+执行数字技术服务协议》《执行资产数字化管控处置战略合作协议》,这就意味着该院正式以“数字技术服务模式”引进了物联网技术。

电子封条

京口法院执行局局长徐立强介绍,比如说执行中的“找人难”,找昼伏夜出、故意躲避法院的被执行人更难。而利用物联网技术的电子封条,专治被执行人“躲猫猫”。电子封条可以对被执行人房产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和取证;当有人试图破坏“电子封条”时,设备内置的报警器会立即播放法院的警告语音,同时内置网络摄像头会将破坏者违法行为的现场照片证据发送到执法人员的手机上。

执行现场

再如物联网称重,可实现对特殊动产的“快”处置。只要将感知器安装在起重设备上,在起吊过程中实时称量物品重量,相关结果即时回传至管理平台及执行人员手机终端,形成“称重—结果回传—价值确定—直接驳载到运输车”的处理流程,一次性处置完毕。

今后,京口法院将以买数据、买服务的方式代替买系统、买设备,探索出一条物联网技术应用新路径,有效降低经费投入,节约司法成本。实操中,以“一案一委托”的方式,提升中小法院物联网技术的使用性价比,为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护航。(通讯员 张毅 全媒体记者 翟进)

编辑:黄昕彤

审核:曾海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