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第九季“我的阅读微故事”第十七批作品展示

今日镇江讯  2022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这一年来,您又读了哪些书?您还在坚持看报吗?您喜欢纸本阅读还是已习惯电子阅读?近年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怎样的收获和感悟?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为阅读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第九季于4月10日启动。说说您和阅读有关的微故事吧(投稿要求详见文末海报)。

38.眼睛是用来读书的

□ 唐晨禹

面对我的两面书墙,我常常这样提醒自己:我绝对不穷,我只是没钱而已。这是我曾经写下的一段文字。的确,说起藏书,我是颇为骄傲的,因为以我这样的低收入,却拥有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历史传记等几千册书籍。尽管花去很多积蓄,却让我有“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的满足和陶醉。要说这些书的来历,则都因当初的那本《一蓑烟雨任平生》。

说来也是无巧不成书。那是我人生中较为黯淡的日子。一日,睡醒之后,伤感莫名,悲从中来。我漫步在通往咖啡馆的老路上,途经一家书店,走了进去……当我拿到这本《一蓑烟雨任平生》时,爱不释手。

书内容极为简单,但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却深深打动了我。书,是有力量的,一首诗让我完成了从混沌向澄明的心路历程。

如今,那本改变我命运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已旧得发黄,但在我的心目中却是历久弥新、永不失色的。在它的影响下,我不仅买了许多书,读了许多书,而且还发表了许多作品。书对我的恩赐,有如阳光雨露、春华秋实;我对书的感情,亦如对家园的依赖、对土地的眷恋。

可能是读书多的原因吧,我的眼睛近视得厉害了,很多朋友劝我放下书。我知道大家都是好意,可是面对书的诱惑,我难以抵挡。时间是用来珍惜的,眼睛是用来读书的,这,便是我悟出的人生观。

39. 想起那年抄书时

□ 周国珍

上世纪70年代,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根本没有“课外书”的概念。倘若有同学带本连环画过来,就能惊艳所有人。

比连环画更高级的就是小说了,能看一本小说更是奢望。偏偏我同桌的母亲在书店工作,她偶尔会带新书过来,惹得我羡慕不已。在我的眼里,书很值钱、很珍贵,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可是这么值钱的东西,怎么好意思向别人借呢?同桌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主动把书借我一读。

拿着崭新的书,我受宠若惊,回到家就如饥似渴的读起来。同桌慷慨,我也要自觉,虽然她没说借书的期限,可是我得尽快还给她。我是一夜之间看完了《包公案》,原本打算第二天带到学校还给她,我犹豫了一下。

当天晚上,我拿出练习册,抄起《包公案》来,东方发白,手写版的《包公案》成了。一周后的班会上,我给同学们说了一段精彩的《包公案》。同桌问:“你看了一遍,怎么就记得这么清楚?”我说:这书太精彩了,看了七八遍,用一夜时间抄了下来!同桌连声说不可思议!

第二天,同桌递给我几本书,我诧异间,她悄悄说道:“昨晚回家,我跟我妈说了你抄书的事,她大为感动,今天特意让我给你带几本书来!”

一次抄书的经历,让我养成了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多年之后,听到鲁迅先生的告诫: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脑到。我自诩一直在努力!

温馨提示:

请好友投稿时,尽量每篇提供一至二张相关图片,如图书封面,购书场所,阅读空间,书桌一瞥,书橱一角,包括一些个性元素(如,特别的书签,稿费单,读书笔记,手稿,剪报等等)和关联人物等,与当事人的投稿作品有内在关联。每篇稿件要有标题,尽量写故事,写和阅读有关的故事,可以带一些感言感悟,但不要写成书评。

整理:全媒体记者 谭艺婷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

(作者:谭艺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