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如故,完整保留历史信息 焦山定慧寺大雄宝殿重修纪实

今日镇江讯  "独立中流喧日夜,万山无语看焦山。"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焦山定慧寺大雄宝殿,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在今年春节前正式向世人亮相。重修后的大雄宝殿保持明代规制,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再现了往日的庄严与神韵。

屋面渗漏、大木结构歪斜,大修势在必行

定慧寺位于焦山南麓,2022年年底修缮竣工的大雄宝殿是定慧寺的主体建筑。走进山门,只见大雄宝殿外体黄墙朱窗,重檐斗拱,气宇轩昂。殿内雕梁画栋,藻井彩绘,古香古色。

定慧寺始建于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初名普济庵,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江南著名的佛教古刹和弘法道场,以研究佛学著称于世,代有名僧。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宝寂在寺内创建大雄宝殿,鉴真大师的弟子神邕曾在此主持佛事。唐代后期,枯木禅师来此重修寺庙,振兴丛林。宋代元佑年间(1086年—1093年),了元禅师(佛印)住持该寺。已故第98代方丈茗山老和尚是当代爱国高僧。现任第99代方丈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心澄大和尚。

明代为定慧寺全盛时期,有殿宇98间、和尚3000人,参禅的僧侣达数万人,在佛教禅寺庙中有着显赫地位。清康熙四十二年(1704年),玄烨南巡来游焦山时取"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之意,赐名"定慧寺",并一直沿用至今。

明宣德、清康熙及道光年间,定慧寺遭遇多次毁建,经历了历朝历代战火的摧残,又多次修缮。其中最近的一次大修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距离本次修缮已时隔40多年。由于年久失修,大雄宝殿屋面渗漏严重,大木结构也出现了歪斜,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抓紧大修势在必行,2018年,寺院提出修缮要求,镇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镇江市民族宗教局高度重视,联合将修缮方案递交省文物局。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大殿修缮方案和技术设计进行评审,前后进行了两年的反复论证,最终通过了专家的方案审查。

2021年12月1日,定慧寺大雄宝殿的修缮工作正式开始,由镇江市地景园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负责设计、镇江建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苏州计成文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定慧寺大雄宝殿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类别为木结构古建筑,文物本体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本次维修的大雄宝殿占地面积7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30平方米,月台面积150平方米。文物本体的保护工程以修缮工程为主,包括屋面揭顶维修、打牮拨正、预防性保护设施等措施,结合保养维护及相关工程,包括门窗修整、油漆涂料修补、照明线路与设施完善等。

遵照原物风貌修复,不追求焕然一新

定慧寺为明代建筑风格,是镇江明清时期宗教建筑的重要实物。大雄宝殿的大木构架主体为明代遗存,重檐庑殿顶,这是明清两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

据史料记载,明宣德年间(1426年一1435年),在宏衍禅师的主持下,重建各殿堂。根据老照片显示,清朝末年,大雄宝殿屋脊采用磨砖实脊、梁枋斗拱有彩画。1949年后,政府多次拨款修缮焦山定慧寺。1978年,维修大雄宝殿。但是历次维修、修缮或重建均未留下图纸资料。

古建筑修缮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既要修缮建筑本体,更要保护文化内涵。针对本工程为古建筑修缮的特殊性,焦山定慧寺大雄宝殿修缮原则为修旧如故,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既要以科学的方法防止其损坏,延长其寿命,更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与文化的价值。

"设计过程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三同’——同类型、同时期、同地域,‘五原’——原形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和原环境修复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镇江建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总监理工程师、焦山定慧寺大雄宝殿修缮工程项目监理部负责人王锐介绍,"施工过程中,由于文物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殊性质,不能对文物本身进行更新改造,不能追求焕然一新,金碧辉煌,而是要认真复核、研究、修复,还原文物本体的原貌。"在定慧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材构件,尽可能减少更换的数量,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恢复文物本体原状。

工程修缮分砌体结构及构件、大木构件(钢砼柱)及构件、屋面及木基层、小木作、油漆、石作、电气等七部分进行实施。

在大雄宝殿的修缮过程中,对屋架拨正工作所得新的测绘数据进行了归类与整理,用以后续文件资料的存档使用。现场对大木构架中的老戗、嫩戗、桁条、梁枋等构件的槽朽、裂缝部位进行了必要的修补,根据挑檐枋下挠程度对各个翘角进行了牮正,斗拱断裂分件同时进行了更换。

大雄宝殿内雕龙描凤的屋顶不用钉子,全为小方块木头拼合而成,又称为榫卯结构。考虑修旧如旧的宗旨,新、旧料及旧料之间榫卯采用传统加固措施,所有木作在安装使用前按古建结构标准进行防虫、防腐处理。从构造上改善通风防潮条件,使木结构经常保持干燥。以柱脚和柱头榫卯处为重点,对易受潮腐朽或遭虫蛀的木结构用防腐防虫药剂进行处理,一次处理的有效期按50年考虑。

为了确保木料质量,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进行了检测强度、含水率检测及构件的尺寸复核,旧瓦也进行了强度检测,并应按规范要求提供了相关检测报告,确保更换的大木构件防腐质量。

结合文物修缮的特殊性质,正脊的龙吻进行了新制作,戗脊上的神像保留原有的模样。对正脊花砖破损严重的进行修补,其余则清理保持现状。

2022年12月30日,经建设、审计、设计、监理、施工等五方现场检查验收,认为本工程质量得到控制,预验收予以通过。

"对症下药"制定方案,完美保留"天花板"上的艺术

施工过程中,对内部文物的保护同样重要。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各种文物保护法令、法规,事先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对症下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修缮保护方案。

对佛像保护采取双重保护,内部佛像用软泡沫布进行多层包裹,外部钉木龙骨面罩保护木模板,同步进行脚手架搭设,将殿内精美的佛像文物妥善保护。

大雄宝殿屋架从明代建成以来已经六百多年历史,屋架脱榫,槽朽,歪斜严重。对原有金丝楠木构件不惜代价进行维修,既保证了屋架维修后的牢固,又保留了珍贵文物的信息。在保证屋架不松动基础上,用专业工具将木构件逐一进行矫正复位,把朽坏的构件修补和更换,将大殿屋架恢复横平竖直形态。

因年代久远,大殿的一些大木结构已经朽毁开裂,不能再继续有效支撑屋架,必须更换。而更换大木的难点在于如何将重达700公斤以上的大木运至10米平台,如何抽梁换柱,将大木更换而不影响原屋架受力。

由于汽车吊无法到现场,施工单位想方设法,采取搭龙门架,引电动葫芦拉升的方法提升大实木,运用传统吊装法加现代起重工具,也算是施工中的一个小小的创新。大木安全运至指定位置后,再采取独立支架支撑,上下移动更换大木,用传统木作法保留大木榫头,到位后平移插入原结构凹口,保证了整体木构架的坚固。

定慧寺的藻井图案精美,内容丰富,是少有的文物。然而经过岁月侵蚀,藻井的木作底板已经开裂严重,木构架脱榫处很多。如何完美保留"天花板"上的艺术,又是一个难题。

施工单位找到基点,用千斤顶和手动葫芦,垫软质材料将榫卯归整到位;红外线水平仪将整个藻井调整平衡;藻井背面骨架用蚂蟥钉和钢钉加固到位,以防影响正面观赏;藻井背面刷生漆一遍,麻布一层,加固防护。在不破坏绘画的情况下,将藻井木结构归位,加强了牢固度。

修缮工作保持了建筑原貌,完成了对大雄宝殿破损部位的合理保护,确保了古建筑的整体价值。定慧寺监院慧忠法师认为,"本次修缮工作,真实、完整地保存了定慧寺大雄宝殿明清建筑的形制与细部风格,保留了明代至今的历史信息,展示了镇江寺庙建筑深厚的文化内涵。"(马彦如)

编辑:朱超

审核:滕建锋

(作者:马彦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