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创!高校法学力量助推信访矛盾调解 “学院派”的“雏鹰”和“名师”共促镇江基层治理

今日镇江讯  “超市经营得越来越好,这多亏街道、社区和江大法学院关心,他们细心解读政策、帮我找门面,我自食其力赚钱了。”京口区象山街道居民李先生曾多次信访,街道引入江苏大学“学院派”品牌力量调解信访矛盾,实现“事心双解”,在全省属首创。记者从镇江市信访局了解到,引入高校法学专业力量化解信访难题,是京口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信访矛盾调解的生动实践。

李先生在他经营的超市理货

李先生因户口迁移和安置问题上访多年,街道安排“学院派”调解员法学院学生娄秉文和孙洁耐心解读政策,终于得到李先生的理解,停诉息访。在交流中,两位学生了解到李先生家庭困难,想找门面房做生意,便将此诉求反馈给街道,街道经协调帮他找到了合适的门面房。今年元旦李先生的超市开业,他说自己挣来的钱用得最踏实。另一位信访人陈女士说,看到学生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亲和力和信任感,且学生们真诚用心,从第三方立场和法律角度分析问题,让她很信服。

今年5月是《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象山街道打造“学院派”信访矛盾调解新模式,拓宽社会力量,各方齐抓共管,正是《条例》贯彻落实的生动体现。“学院派”品牌下设“一室一站”,即“名师流动调解工作室”和“调解雏鹰工作站”,七名江苏大学法学院教师参与、三十多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入站,辐射象山街道15个社区,目前的工作重点在宗泽路社区和孟诚社区。街道充分发挥“雏鹰”们信访信息搜集员、信访法治宣传员、信访矛盾调解员等“三员”作用,向居民普及《信访工作条例》《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协助化解信访矛盾,推动“依法信访、理性维权”的法治信访观念深入人心。

信访、司法行政、街道、社区等单位工作人员与“名师”和“雏鹰”代表座谈交流  

在象山街道,有事找“学院派”,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共识。江苏大学法学院教授江雪松说,“小雏鹰”们阳光活力且有专业背景,在信访调解中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名师”们给予专业指导,在对信访人李先生的调解中,开出了镇江首张将信访处理意见书和租赁协议合二为一的调解协议,给信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也锻炼了“小雏鹰”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象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施宇飞介绍,“学院派”在基层矛盾隐患排查、苗头性信访矛盾化解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到“小事不出社区”。他们还计划引入江苏大学大数据、公共管理等专业力量,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图/文 通讯员 吕芬 全媒体记者 林兰 张驰川)

编辑:朱超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