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紧就业“风筝线”,让青春更加飞扬

政府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单位提供补贴;企业进校园、参加招聘会广泛开展宣讲;学校“直播带人”、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眼下,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后100米”冲刺的关键时期。各方共同发力,努力让毕业生有业择、择好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而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情况更关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创历史新高。从实际来看,尽管全国经济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措施不断落地见效、就业服务不断创新完善,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需多方协同施策,打出有“力度”、显“温度”的组合拳。

加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拓展就业岗位是源头。岗位多了,才有“业”可选可就。江苏今年3月启动“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进校园活动,组织5200多家用人单位“携”28万个岗位走进20所省内高校;上海创新采用“就业招聘+实习见习”模式,提供就业实习岗位3300余个,招聘需求人数达2.1万人;北京持续推动各高校落细落实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打开了学生就业的新空间、新路径……从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到鼓励引导基层就业,从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到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以及实施2023年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让新职业不断涌现,让新活力不断迸发,不断扩大就业“蓄水池”,才能接纳更多就业。

促就业,关键还在于稳企业,尤其是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的中小微企业。这就必须要进一步将各项惠企培优政策落实到位,支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就业吸引力。为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江苏实施免申即享“降缓扩贷”等政策。今年1至2月,全省减收失业和工伤保险费28亿元,缓缴社保费3739.8万元,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等24.4亿元……一笔笔“真金白银”真正助力企业降本减负、稳岗扩岗。事实证明,只有千方百计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条件,才能更好支持企业稳岗扩岗,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才能充分实现高质量就业。

做好稳就业工作,不仅要在政策端、岗位端丰富供给,还需要用心用情保障好重点群体。此次国家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群体给予了特别关注;一些大学推出“一生一册”“一生一策”、包保到人、“点对点”服务……这些精准帮扶就业对象的举措,是对大学生就业的负责与担当,争取让求职路上的每一个毕业生都不掉队,让稳就业的基础更实、劲头更足。

在各地政府、高校、企业携手拓宽就业路的同时,作为求职创业主体,高校毕业生也要把握“春天里的机遇”,自阳光向上、自立自强,怀着一颗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主动投身于“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在基层发光发热、成长成才;着力提升就业能力,成为有能力、懂技术、闯劲足的高素质人才。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春奋斗,逐梦前行力量蓬勃。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开辟出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宽阔大道。(苏敏敏)

来源:江海明珠网  

编辑:万嘉

审核:沈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