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新闻|关于淄博的舆论焦点转向了

□华翔

这个五一,不出意料地,旅游火了,全国各地城市皆如是,当然也包括爆红的淄博。满网的文章、短视频中,我们却发现,关于淄博,大家关注的焦点已然悄悄地转向了。舆论场中,淄博的标签,正在从“灵魂烧烤三件套”逐步变成了“人情味儿”“政通人和”以及“有温度的城市”,淄博人的故事已经超过了烧烤本身。

淄博烧烤  新华社发 刘一鸣 摄

摘录几段网友表述:“你去到的每个网红烧烤大院,门口都至少配齐警察、工商、服务三类人员。警察维持治安,还有门口人群疏散、工商负责现场商家正规经营,不能坐地涨价、志愿者就是解决路人一切疑难杂问。”“外地游客一切有不满意地方,淄博争分夺秒改进:路不通,连夜把八大局的道路给翻修了;缺厕所,207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全部开放;怕被坑,猛罚缺斤少两的商户;住不起,政府将全市酒店坐地降价。”“大家是去淄博吃烧烤的吗?不是,是去体验那份浓浓的人情味儿和烟火气的。人家是方方面面做到了堪称完美,游客能不喜欢去玩吗?”还有锦州烧烤协会会长李志赴淄博实地考察学习的感悟:“‘淄博的火,不只是烧烤的火’,而是火在了淄博人对大学生,对外地人的真诚、热情好客、温暖友爱,从淄博市领导到基层干部到市民对外地人的无限宠溺。‘领导们用雄厚的财力支撑起执行力,再用智慧创造机会打开大门展示城市内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恰是淄博人自己的表达——淄博文旅那封火出圈的公开“劝退”信。

“人情味儿”“有温度”“政通人和”的背后,是一座城市调动全社会资源、举全市之力运筹的齐心协力。而这个齐心协力,源于淄博对发展的强烈渴望。网传淄博市文旅局局长宋爱香哽咽的发言可以说明一切:“其实挺心酸的。一座工业城市,用烧烤来让它展现在别人面前。我们东边是青岛,西边是济南,夹在中间真的有你也可、没你也行。当划经济圈的时候,划济南,我们是外边;划青岛,我们是边缘。我们的城市被其他城市赶过了许多。我们的城市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找突破口。是那帮感恩的学生们,让我们的城市展现在了大众的面前。我们这里无论是领导,还是全体的市民,皆用感恩的心回报大家!只要大家不嫌弃,我们竭尽全能,愿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能够感受到我们淄博人的温暖!”于是,有媒体评价:“你也能从淄博的身上看到一个小城市在拼命抓住机遇发展的样子。一座城市,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事实上,淄博烧烤火出圈后,对这股突如其来的现象级流量,很多人还是持着理性与冷静,观察并提醒“它能火多久”。有文章甚至这样写道:“此类营销往往是非可持续的,顶多是带来一阵围观,即便是视频拍得再好,大家也不愿意在那里定居,更很难转化为招商引资的优势。”但在众多五一“进淄赶烤”的体验文章中,我们已然看到了“流量”变“留量”的无限可能。

譬如产业的拓展延伸。有文创产业迅速跟进,名为“美淄淄”“香博博”的卡通公仔4月底“出生”,印有“进淄赶烤”的手工袋、“琉璃烧烤”摆件等各种围绕烧烤的文艺作品也陆续出街,更带火了淄博琉璃。有多元化文旅产品打造,用“烧烤+夜游”“烧烤+露营”“烧烤+非遗”等一系列“烧烤+”活动以及民俗展演、文化馆奇妙游等文艺演出,推介引流外地人本不知晓的淄博旅游资源,展现城市文化魅力。烧烤业本身,也在加速产业化、标准化,比如那个配烧烤小饼,就由作坊简易生产输出统一成规模生产规范包装。

比产业延伸更具意义的,则是,应对烧烤火出圈后的流量袭来,淄博的举全城之力,可以看成是一轮对服务型城市、服务型政府的实战检验,更可以看成是一轮对产业扶持与营商环境打造的集中练兵。人们对淄博的认知从“灵魂烧烤三件套”变成“人情味儿”“有温度”,恰证明淄博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更代表着行业的产品优势已经成功转化成城市的服务优势。而这样一种认知定位上的转变,即便后面淄博烧烤的热度不再如日中天,亦足以给城市发展带来充分的长尾效应。

有网友说:“感觉‘淄博’这两个字,已经不是一座城市的名字,它象征着人间烟火,象征着一座城的齐心协力。它像一个清苦人家的孩子,虽然贫寒,但那么努力,又满是希望。”蛮形象的!

编辑: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