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俗 | 扬中河豚席上珍

□施直东

小岛扬中,得天独厚,岁岁年年,蒙大江之赐,盛产河豚。扬中人品尝长江河豚,应该是有长远的历史了。

河豚味美;河豚有毒。吃还是不吃?却曾经真的是很为难人的。

我是在扬中长大的,父亲又是烧河豚的能手,所以对河豚的美味, 当然有极深的印象。现在身在外地,每到清明节前后,与家人,与朋友论及河豚,照例会作这样的表述: 在我一辈子所品尝过的食品中,鲜美程度,绝对没有一样是超过河豚的!

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河豚有剧毒,已是自古定论。所谓“血麻籽胀眼发花”,误食豚毒,可立即丧命。所以,古代有人极力反对吃河豚。如宋代梅尧臣有句: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庖煎苟所失(如果有所失误),入喉为镆铘(利剑)。又,范成大《河豚叹》:“一物(指河豚)不登俎(此指厨房),未负将军腹。为口忘计身(考虑自身的生命), 饕死何足哭。”他们都是极力反对吃河豚的。

但是,古人也有极力赞赏河豚的。宋人诗词:剩买蒌蒿荻笋,河豚已上渔舟。又:试问荻芽生也未,偏宜。出网河豚美也肥。辛弃疾亦有句:快趁两三杯, 河豚欲上来。至于美食家大苏那脍炙人口的“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之名句,更是人尽皆知的了。据传,苏轼有一次埋头大啖河豚, 喟然叹曰:“据其味,真是消得(值得)一死!”这就是民间所谓的“拼死吃河豚”。

我们小时候在扬中吃的都是长江河豚。其味固极美,其毒亦尤烈。所以,每年往往都能听说,谁谁谁,吃河豚中毒了。美味和剧毒的对立,竟然是这样得到统一,当然令人生畏。但因遭豚毒致死者毕竟是个例,而且其味美之诱惑力实在太大。所以,扬中人照例年年吃河豚,从未中断过。

我近年来很少回扬中,吃河豚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但是,到了这节令,也还是会很自然地想:正是河豚欲上时了。

记得去年春天,侄女突然来电话:“伯伯,我给你带点河豚吧。”我说:“太麻烦了吧?”她说:“不麻烦。安全也没问题,你放心吃。”第二天,就托朋友顺便将河豚带到我家里来了。红烧,真空包装,解了我的馋。

接着,在镇江工作的外甥,清明假日回扬中祭祖。回到镇江,来电话说:“舅舅, 我马上给你送河豚来。”他告诉我,这是早上刚请人制作的,竹笋烧河豚。绝对安全,没问题。

是的。现在吃扬中河豚,安全问题应该是有保障的了。

据统计, 扬中从长江捕捞的河豚,1952年为706担。由于种种原因,到1978年,已陡降至8担。现如今,长江河豚已踪影无觅,濒临灭绝。所以,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河豚,都是人工养殖的,其味虽稍逊于长江天然河豚,但其毒性已极轻微,一般不致对人造成伤害。而且,现在烧河豚的检验和操作过程非常严格,人命关天,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同时,烹饪者一般都是有资质, 有丰富经验的厨师,可以说是十拿九稳的。基于此,这些年来,大致没有听说过有误食豚毒发生事故者。所以,现在吃河豚,基本上不必在吃还是不吃之间纠结了。也因此,每到这节令,饭店、宾馆,吃河豚者盈门,成了扬中的一景。扬中“河豚岛”,几乎是名扬中外了。

几十年了,对于扬中河豚的情结终究是割舍不断的。孩子们的一个“放心吃”,一个“没问题”,令我宽心。当然,也有人一提起吃河豚,便连连摇头,那是另外一回事了。而我想,扬中河豚席上珍,只要有机会,我也还是会继续品尝这人间美味的。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