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叙彬:歌咏镇江唱不尽

今日镇江讯   李叙彬是一位老文化人,他的专业是音乐,以前一直在文化系统工作,为我市的文化市场、新闻出版、艺术创作作了不少贡献。退休后,他似乎与镇江这座城市的文化属性贴合得更紧了,在他身边集合了一批老音乐人,大家以宣传镇江为己任,积极开展音乐创作,乐此不疲。

近日,我市部署实施银发赋能高质量发展“六项行动”,“镇江文心读书会”公众号为此策划了“银发赋能旅游文化”系列,从几周前陆续播发歌唱镇江的六首歌曲。其中,歌词作者李叙彬,作曲毛川、张平和徐进军,演唱崔满瑞,合唱团组织者叶明。这批创作者和演唱者皆是六旬以上老人了,大家不仅付出了脑力劳动,还个人掏腰包付制作费,其精神委实可嘉。

这就要来说一下歌词的起源了。《咏镇江》初稿形成于2005年,那时李叙彬还没退休,正策划一个大型音乐歌舞表演的文学台本。由其撰稿,取名《吴凤楚韵》,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咏镇江》是第三部分最后一首合唱,后来因种种原因没有搬上舞台。2020年7月,“文心读书会”向他约稿,便将这首《咏镇江》作了调整,将其分成历史的位置、辉煌的历史、深切的感悟和未来的展望四部分,刊出后受到不少好评。后来,他又写成情景音诗画组曲《悠然见南山》《回望西津渡》,在这三篇文本中,有不少朗朗上口的歌词。

李叙彬、毛川、张平、徐进军(从左至右)交流音乐创作

看到这么美的歌词,李叙彬“音乐圈”的朋友都觉得不谱曲唱起来有点可惜,便陆续开始了合作。最先出手的是毛川,他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作曲,两年前偶然读到了《咏镇江》,感觉很抓人,很快就把旋律写出来了。因为歌词篇幅不少,后来毛川又请来张平润色,张老师长期在市工人文化宫工作,写过很多曲子。毛川的旋律优美流畅,而张平对音乐的和声、复调、对位比较讲究,两人的合作堪称锦上添花,为歌曲增色不少。随后这个雪球越滚越大,自学成才的徐进军也加入了进来。他艺术感觉好,进入状态快,作曲抒情柔和,颇有感染力。同时,在一些歌曲的最终呈现上,人声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这样就有了业余歌手崔满瑞的加盟,他是索普集团退休工程师,一直活跃在社会文化活动的舞台上。当然还有叶明组织的均为老年人的合唱团,大家组成了一个形散却颇具凝聚力的团队。

那么,这些歌词到底好在哪?可谓见仁见智。在组曲《悠然见南山》中,李叙彬设计了一个男声独唱《登高》,张平谱了曲,但没人唱,也没有经费制作,自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其场景设置为,登临南山“鸟外亭”,远眺滚滚东去的长江,俯瞰千年古城镇江,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歌词如下:“我立山巅,极目天际流连,我醉清风,心绪忘却归雁;远眺大江东去,追忆逝水流年,走过了寻常巷陌,徜徉于古亭灵泉,看风流人物潮起潮落,听英雄传奇纬地经天,又见一轮红日起,朝霞连缀到天边,未来人寰谁做主,我辈登高更无前。”

准确地说,这样一种流动的画面感和音乐感很容易激发创作者的共鸣。一首歌是一座城的声音名片,它不仅传达出久居其中的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也能向大家展示这座城的独有形象和万般情怀。按照李叙彬的理解,镇江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但现今艺术舞台上缺少一个较为完整、史诗篇章式的舞台歌咏表演形式。不过,这确实有一定难度,镇江那么多的文化内涵如何在有限的歌词中圆满准确地表达?这可能是我们今天需要面对的时代课题吧!(文/图 全媒体记者  竺捷)

编辑:毛蕴劼

审核:曾海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