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镇合意” | “村网共建”打通服务乡村用电“最后一公里”

今日镇江讯 5月22日,丹徒区宝堰镇团结村的“镇江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历时3天完成增容,用电容量从30千瓦增至99千瓦,相比非居用户常规15天的增容时限,大幅提前。“多亏了村网共建机制,开辟了绿色通道,迅速化解小麦烘干用电的燃眉之急!”该合作社负责人夏国建点赞“村网共建”。

眼下,小麦即将进入收割期。团结村种植小麦2681亩,刚收割时小麦水分达到18%,容易发生霉变不易于贮藏,而且商户收购时要求水分低于13%,因此需及时烘干处理。“以往主要是阳光下晾晒去水分,遇到阴雨天气还用塑料布遮挡,容易产生热量,小麦会变质影响产量。去年开始我们采用循环式谷物烘干机,一台烘干机可烘干3万斤小麦,烘干至含水量13%只要8小时,相比传统晾晒40小时省时多了,而且自动调节温度,也很方便。”夏国建对比了前后的变化。

4月下旬,全村种粮户纷纷提前与夏国建预约烘干时间。为此,5月19日他在原有1台循环式谷物烘干机的基础上,又添置了4台烘干机。由于合作社用电容量仅有30千瓦,5台烘干机同时运转,将面临用电容量不足的问题。

情急之下,夏国建向村委会求助。“团结村作为宝堰镇示范点与宝堰供电所实施村网共建机制,我是村网格员,把情况告诉了电力网格员施兆华,组建了‘小麦烘干’网格管理群。”团结村党委副书记邓建明接到诉求后,立即在“村网共建”的网格里寻求解决办法。

5月19日,施兆华一边摸排情况,一边通过微信将增容所需材料及模板发给了夏国建,让其提前准备齐全,并在第二天上门指导在线申请,召集施工人员新架设线路500米,解决了供电半径偏长的问题。

丹徒供电服务中心主任陈伯胜介绍,3月初他们主动对接丹徒区6个镇政府,建立供电服务网格与政务服务网络相融相促的共建机制,在村委会设立电力便民服务点,供电所安排两名电力网格员轮流驻点,提供用电咨询、业扩报装、用电设备巡检维护、收集客户诉求等供电服务,配置“网上国网”线上办电云终端,实现服务窗口前移。“丹徒区共有粮食烘干企业46家,截至目前,全区6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已办理新装电表、用电增容等业务9件,接受用电咨询68次。”

依托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办电办事越来越方便。“我们购买了2辆新能源车方便送货,在便民服务点很快就申请好了充电桩业务。”近日,世业镇世业村的“镇江金谷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洪家来走进了村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不到10分钟就提交了充电桩业务申请。

而在丹阳市珥陵镇丈山村,电力网格员丰建平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众多通信线、有线电视线借助电力杆塔相互搭接,犹如一张张“蜘蛛网”既不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他随即联系村网格员赵珊,由村委会制定整治方案,多部门联动对废弃通信线、有线电视线进行拆除,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助力乡村文明建设。

“我们还依托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开展‘银发课堂’,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使用。”丰建平说,6月1日起,省居民电费缴纳周期将从原来每两月调整为每月,习惯现场缴费的老年群体跑腿次数由此增加,对此我们的村网格员定期组织老年群体走进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开展线上缴费、就医、防范网络诈骗等培训,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目前,镇江供电公司已建成电力便民服务点及示范点26个,预计到今年年底实现乡镇供电所“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全覆盖,做到村民“办电不出户、问题不出村”,打通服务乡村用电“最后一公里”。(朱婕 臧林怡 吴启超)

编辑: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