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一座名人馆诞生的前前后后

今日镇江讯  81岁的姜哲老家在苏北,上世纪六十年代来到丹徒高资,结果一待就是一甲子。以前他是高资农技推广站的站长,退休后他好像变得更忙了,今年五一节,由他筹办的高资文化名人馆开门迎客。

岁月的回响

名人馆设在高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也在这里,两家机构在一个大院。去年春天养老服务中心开办时,姜哲就常过来转悠,听说养老中心要招志愿者,他第一个举手报名。这里的志愿者可能跟我们想象的有点不同,更多担当的是“和事佬”角色。比如一帮老人打牌下棋,有时难免闹点小矛盾,只要拳头还没有挥出,那么就有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可能。这个时候,老姜就出马了。

姜哲介绍名人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他在高资指导农户种田,当地2万亩农田,4000多户农民,姜哲不一定认识每个人,但农户基本上都知道他,所以多少会给几分薄面。不仅如此,作为高资街道老干部党总支的一名党员,老姜还主动承担起了社区教育的职责。每天来养老中心活动的有五六十位老人,老姜把他们组织起来免费教授“芽苗菜”种植技术。这是他的老本行,芽苗菜有很多种,比如黄豆、豌豆、西蓝花,都是无土栽培,干净卫生,如果温度适宜的话,半个月就能收一茬,可以改善一下伙食。

有一天,老姜注意到社区教育中心有两间空教室,感觉空着怪可惜,便想把它利用起来。搞什么呢?在老搭档农业专家沈晓昆的提示下,老姜找来一台可插光盘的步步高播放机,放起了老电影。内容包括238部中国经典电影、120部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片子,随点随看,取名“银潮影院”。不过这才用了一间小教室,还有间更大的,老姜便想办一个货真价实的高资名人馆,一圆夙梦。

姜哲的“银潮影院”

为什么会有这一想法?那是因为姜哲退休后受到沈晓昆筹办闻捷纪念馆的影响。闻捷纪念馆2007年10月开始筹建,最初条件很简陋,就在高资闻捷路最西端的一间空房子里,当时也是姜哲的落脚点,他和沈晓昆把四处征集来的资料堆在那里。2010年,闻捷纪念馆搬入高资文化中心三楼,有两间展览室,一间办公室。这当然也是姜哲的功劳,他好歹也是高资农技推广站站长,经常面见领导,因此通过各种场合推荐闻捷纪念馆。

2013年,闻捷纪念馆搬入高资中心小学,并重新布展。早在6年前,高资中心小学包校长就参观过闻捷路上的那间空房子,当时因为资料有限,包校长并没有表态。六年之后,收集的各类闻捷资料已蔚然大观,足以支撑一个展馆的基本框架,这才引起了校长的兴趣。应该说这多少还是姜哲的功劳,因为他人头熟啊,所以找房子一直是其强项,这对藏馆来说往往是最大的开支。

历史的回眸

十多年间,姜哲参与闻捷纪念馆的建设,接触了解了很多高资的名人,这才渐渐萌生了做文化名人馆的念头。彼时,姜哲担任闻捷纪念馆副馆长十年之久,很多时候都是他为参观者讲解;现在,老姜发现这样已不足以表达其胸中块垒,他更希望亲手打造一座馆。今年,经过大量前期准备,在几位热心人士的支持下,名人馆终于摆上议事日程。

其实,八年前姜哲就在高资村老年活动中心走廊挂过五块展板,它可以理解为名人馆的雏形。五块板子因为钉得牢至今还在,那五个人分别是闻捷、戴敦邦、陈恭禄、杨德祥、缪法宝。当年一位坐轮椅的村民观看后,立马给姜哲提供了一个人——缪镔,《镇江人物辞典》有介绍,既是清代医学家,还是书画家。姜哲当即上网查了下,发现他的一幅《松树图》,笔势温润,一看便知是饱学之士,画作标价不高,仅300元,可惜当时没买。如今再寻,早已不见了踪影。

八年来,姜哲一刻也没有停止资料收集与整理。之后,他又陆续发现了演员中叔皇、中国台湾导演徐天荣等人,结果现在名人馆正式上墙的有16人。做这么多展板要4000多元,全是姜哲自掏腰包,这或许就叫信念吧!就像主持人对于央视春晚之重要性,高资古今名人也需要一位不遗余力的推荐人,因缘际会之下,老姜担此大任。他遴选高资文化名人的标准很简单,或生于斯长于斯,或中途在此停留;而他办馆的目标更明确,即让高资人知道高资人。

馆藏的戴敦邦资料

可惜,老姜的视力大不如前了,因为眼底黄斑病变,他现在要凭借50倍放大镜才能看清小字,这给名人馆收集资料带来极大的不便。幸好,老友沈晓昆一直鼎力相助,他从各种渠道买来名人资料,先自己读一遍,将关键处用记号笔标注,这样老姜就省力多了。姜哲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即每天消化名人的各种资料,再把它们串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讲给参观者听。

大家绝不要小看这个故事的难度系数,由于年代关系很多时候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版本。还是以缪镔为例,除了《镇江人物辞典》上的简略介绍,姜哲几乎找不到任何线索。为此他去过镇江市图书馆,在一本地方志上查到这个名字,不过也是寥寥数语,于是他想到了另一种接近的方式。那也是七八年前了,姜哲在集镇上打听到两位姓缪的老人,一位八旬,一位九旬,问了他们三个问题:“老家在哪?住在哪边?有后人吗?”借此判断出高资缪姓的居住方位,并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一位叫“缪奶奶”的先人。

所谓无巧不成书,这就要聊到高资街道水台村的王文治及名人书画馆了。它是南京一对老夫妻来此筹办的,两人当初下放水台,此举当是回报。其中的老太正好姓缪,通过这层关系,姜哲打听到她的一位亲戚缪祥谊,再往下追踪竟然又听到了“缪奶奶”的大名,由此可知这条线竟也是高资缪姓的支脉……这样一番带有探究性质的讲解似乎更能调动听者的兴趣,同时也让这个故事打上了老姜的烙印。

乡愁的回味

除了对高资名人追根溯源,严谨的展陈资料也让记者印象深刻。采访时,正好看到修改展板的一幕:广告公司员工正按姜老要求修改内容,展板上的名人系考古学家刘建国。姜老表示,展板的文字由刘建国提供,但可能一开始考虑不太周全,致使一篇200字介绍出现了三处差错,它们是刘建国观展后自己发现的。这应该不算一个特例,因为筹办名人馆,姜哲与一众高资名人们有了实际接触的机会,而这种交流可能对双方来说都显得弥足珍贵。

修改展板内容

名人馆布展后,参观者相继而至,经常来养老服务中心活动的老人们率先饱了眼福。很快就有观众提供了两位人选,一位是音乐学教授于雪琴,另一位是扬剧传承人周秋生。于教授的资料网上很全,巧的是她的父亲也经常来此玩牌,老人家嘴里虽不说什么,心里还是很乐意的。而周秋生的资料网上没有,于是老姜立马开启找人模式:通过高资拉胡琴的朋友牵线,从河滨公园琴师口中得知了周秋生妻子上班的地方,如此才与周秋生取得联系。由此可知此事的不易,第一步大海捞针,第二步地下工作,第三步才是粉墨登场。

如果将名人馆比作高资大地上一粒乡愁的种子,那么这样一种亲力亲为等同于田间地头的辛勤劳作。如此朴素无华的展陈方式,也体现了姜哲对高资名人的独特理解——不需要多么华丽的包装,只要捧出一颗赤诚火热的心即可,它让乡里乡亲没有丝毫的隔膜感。更重要的是,名人馆随时准备倾听意见,这种反馈包括两种:一种是举荐新人,另一种是观摩后的评价。前者为老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选,后者则为将来修改提供依据。比如徐天荣的侄子参观后表示,下次徐夫人从台湾到高资,一定要请她过来,看看家乡人是怎样褒扬她的丈夫……

一个街道的名人馆,一下子推出了10多位文化名人,其中不乏全国大家,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我们可称之为这片土地的富饶多产;而作为他们的推荐者八旬翁姜哲,也从退休后的这种身份转换夯实了人生的厚度。(文/图  全媒体记者 竺捷)

编辑:朱超

审核: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