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体检报告”,守护山水花园城市

今日镇江讯  镇江山水资源丰富,自然禀赋独特,绿色发展优势明显,但山水众多却也增加了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我市自2021年全面展开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阶段工作已经结束。眼下致力于普查成果的应用,在客观认识研判灾害综合风险水平的同时,我市正努力用好“体检报告”,为山水花园城市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筑牢基础。

摸清底数才能心中有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的种类范围之广、时间跨度之长,前所未有。虽然有些行业部门组织开展过单灾种致灾因子的调查,但开展多灾种、多承灾体综合风险普查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期间,各市区、各涉灾行业部门积极动员参与普查调查,完成地震、地质、水旱、气象、森林火灾等5大类灾害致灾要素调查,涉及居住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16种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据统计,其中,应急行业调查获取承灾体数据1468条,住建行业调查房屋138.2797万栋、市政道路1235条,总里程1429.5公里。

未雨绸缪,市应急管理局在市普查办建成了镇江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管理平台。市应急管理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平台主要由一张图、普查成果管理、普查资料管理、数据共享管理4部分组成。通过平台,可以对普查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展示和利用,真正实现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为各部门之间协作完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以普查成果为依托,市住建部门深入开展调查数据价值应用研究,将“镇江市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数字平台”项目开发作为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新阶段的工作目标。市普查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突出专项调查数据、部门业务数据和灾普成果数据等整合利用,帮助政府部门全面掌握房屋属性数据、结构安全,方便决策者快速获取所需目标数据并做出决策,促进房屋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管理。项目已满足开发建设的条件,将在年内完成系统上线运行。

时下正值汛期。去年汛期,全市遭受了超强台风“梅花”和历史罕见的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由于高度警惕,提前做好了预案,我市加强监测和调度,确保了江湖安澜、供水安全,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也为防汛抗旱提供了数据支撑。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采用遥感解译、实地调查、软件质检、现场核查、室内核检等方式,查明灾害易发区范围有20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同时完成了全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报告、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图。水利行业则完成全市洪水隐患调查、干旱致灾因子调查、洪水致灾因子调查,完成了市域内109座水库、120座水闸、493处堤防隐患调查。

近期举行的市防汛工作会议指出,我市境内长江河势演变剧烈,丘陵、高岗、平原、圩区并存,易旱易涝。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态势,各地各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加快提升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真正让安全底线坚如磐石。

普查的目的在于成果应用,普查的效益也体现在成果应用。市普查办有关人士表示,镇江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今年年内完成收官,“相信通过整合各涉灾行业部门调查数据,推动普查成果落地应用,将为全面增强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升安全管理、风险管控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安全持续健康发展。”(全媒体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吕菁)

编辑:黄昕彤

审核:曾海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