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建议将新西门桥更名为康复桥 民俗专家:名字是对历史遗存的保护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今日镇江讯  近日,市民金先生致电记者,他建议双井路正在改造的新西门桥更名为康复桥更为合适,方便外地人寻找,也有恢复健康的美好寓意。民俗专家认为,名字是对历史遗存的一种保护,不要轻易更改。

金先生今年53岁,去镇江本地人,他认为应该改名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新西门桥与西门桥名字相近,很多镇江人,特别是年轻人,经常把两个地方弄混。第二,随着镇江城区的扩大,“西门”已失去原有的含义,而这条从双井路通往市一医的桥,将患者们带上了康复之路,又和市一人医的老名字康复医院的一样,有通往健康的寓意。第三,越来越多的外地患者来镇江就医,找到了康复桥,就找到了市一人医,有利于外地人辨识。

金先生认为即使不更名,也可以使用双名,一个正名一个副名,另外路也一样,他认为义士路可以考虑增加“康复东门路”这个名字,方便市民开车进入。

对于新西门桥,镇江人有独特的记忆,68岁的市民马女士说,记得她小时候这座桥是木桥,她走在上面感觉脚下不稳定,当时非常害怕。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时候,木桥变成水泥桥,不仅人走得稳,连汽车都能通行。马女士说,新西门桥的名字至少用了60多年,是老镇江人的记忆,改了太可惜。

对于金先生的建议,我市民间文化艺术家、民俗专家吴林森也有不同看法,他说康复桥一名对患者来说有康复之意,普通市民对健康有自己的追求,可能存在忌讳心理。吴林森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市一人医是教会医院,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时期市一人医治疗过很多志愿军伤员,医院一直以来救死扶伤,镇江人民从未忘记。他说,镇江原来有城墙城门,西门桥便因为镇江西门而起,后来附近又建了一座桥,就叫新西门桥,新西门桥的名字承载了一座城市和老镇江人的记忆,名字是对历史遗存的一种保护,这种约定俗成和大家已经熟知的名称不要轻意改。

记者随后咨询了市地名办,工作人员李翔明说,地名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她说,新西门桥已经使用多年,突然改动会对很多人造成不便,桥梁、道路属于专业设施,建设时名称已经备案,如果市民想将桥改名,可以向桥梁建设单位建议,建设单位也认为需要改的话,由建设单位向地名主管部门申报。至于双名,李翔明说,原则上桥梁道路的标准名称只能有一个。 (全媒体记者 张驰川)

编辑:吴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