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艘!即将出坞!

今日镇江讯 有这么一座“海上之城”,有24层楼高,2125间客房,可载乘客5246人,总吨位13.55万吨。在超过4万平方米(将近6个标准足球场)的公共区域配置了多个餐厅、剧院、水上乐园、健身房、篮球场等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还有海上最大的免税店,可以看话剧,享有5G信号覆盖。这就是我们的国产邮轮 ——“爱达·魔都”号。

大型邮轮作为现代工业和现代城市建设,综合化、集约化的巨系统工程,代表着一个国家装备制造能力与综合科技水平。因设计建造难度极高,与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一起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它考验的不仅是造船技术和工艺,还有管理模式和相关产业的配套。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于2019年正式开建。3年多时间里,邮轮项目团队先后攻克了重量控制、减振降噪和安全返港等贯穿邮轮全生命周期的三大核心技术,已形成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邮轮也即将进入最后的建造和内部装修阶段,预计将于6月6日正式出坞,力争于今年年底交付。

那么,为啥叫邮轮而不是游轮?这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在空中交通工具出现前,运送邮件物品主要靠大型轮船,所以使用“邮”字,而游轮则一般在内河航行。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即将出坞  我们的大邮轮要出坞了,那么“出坞”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将完成建造工作的船在坞内浮于水面,并将它引出坞外停在码头的作业。起浮的第一步,是要向船坞内引水,通过浮力使邮轮离开地面,之后通过牵引绳将邮轮从船坞现有位置上移动到靠近码头的一侧。让这样的庞然大物稳稳地浮起来并移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整个起浮大约需要6~8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进行多轮的安全检查。

对于邮轮来说,具备出坞的条件,也就意味着船上的主要核心设备和管路基本安装完毕,船体性能检测基本结束了。可以说,船坞一路见证了邮轮建造和成长的过程,离开船坞代表着邮轮已经“长大”,具备了航行的能力。

据了解,在邮轮完成起浮之后,还要在船坞内进行倾斜试验、舱门冲水试验和救生艇脱钩巡游这3项试验,为后续的试航做准备。在所有的试验结束以后,我们的国产大邮轮预计在6月6日开坞门,正式移到舾装码头,进行舾装系泊试验。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诞生 中国制造的“船”说一艘大型邮轮就好比是一座海上的移动城市。邮轮在大海航行,要经受风浪考验,要自己解决供水、供电、排污等基本问题,在有限空间实现如此繁杂的功能,难度可想而知。它的技术含量高、设计和建造难度极大,堪比航母。因此,大型邮轮和航母以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一样,都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

作为目前全球最复杂的单体机电产品,这艘大型邮轮的零部件数量多达2500万个,相当于大飞机C919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线缆超过4300公里,约等于上海到拉萨的距离。在邮轮建造过程中,不仅线缆布置复杂,重量也是个极为敏感的因素。首艘国产邮轮船身自重约6.5万吨,自重每增加1吨,意味着登船物资或人数就要减少,为了从源头控制重量,它大量使用了4毫米到8毫米的薄形钢板。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造船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连续13年位居全球榜首。今年前两个月,我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达到925万载重吨,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62.8%。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签下了金额达210多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的新纪录,给红火的中国造船业再添一把火。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同时,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大量高技术船舶已经成为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量在增长,质在提升,这就是名不虚传的中国“船”说。

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在即,第二艘国产大邮轮也于去年8月按期开工。邮轮建造需要大量供应链的配套,我国以前在这方面是完全空白的。通过这两艘国产邮轮的建造,有关邮轮的整个配套体系有了很大突破。邮轮看似一艘大船,但实际上整个船上里面的设备系统非常复杂,里面的装修材料、机电设备配置都非常高。针对邮轮,它有一个完整的叫作邮轮供应链的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对于我们整个装备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大型邮轮是中国造船工业唯一尚未完成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能够制造出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邮轮,意味着我国造船技术一个新的飞跃,将让中国成为继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后全球第五个有能力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想知道“爱达·魔都”号将会有什么样的旅行航线了?在今年底交付后,“爱达·魔都”号开启以上海为母港的国际航线,执航东北亚、东南亚航线,还计划推出“海上丝绸之路”等中长航线,打造长、中、短相结合的多样旅行选择。

来源:央视新闻  上海发布

编辑:金凯

审核:滕建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