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我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今日镇江讯  今年的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年来,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现新气象。

保护传承、活化利用文化遗产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深化考古和文物研究阐释,是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增强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坚强支撑。市文广旅局文物处处长张小军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镇江市文物局从文物本体保护、文物安全和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三管齐下,提升文物管理水平,推动文物融入当代生活。

市文物局指导实施完成了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3号楼砖石文物、定慧寺天王殿、五卅外交后援会旧址、杨一清墓、鹤林寺大殿、杜鹃楼、京口闸遗址、基督医院(院长室)、私立京江中学旧址等多项文物保护工程,指导实施完成了隆昌寺消防、焦山碑林安防、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防雷、赛珍珠旧居防雷等一系列文物三防工程,全面筑牢文物安全防线,着力提升全市文物保护整体水平。

加强大运河文物展示利用,实施京口闸遗址展示工程,建成京口闸遗址展示馆;加强革命文物活化展示,茅山抗日根据地(核心区)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工程、华东财经委员会旧址展示利用工程两项目入选全省十三五时期红色遗产维修保护与展示利用优秀工程;深化文物旅游融合发展,爬圌山观报恩塔看日出成为周边游打卡热门项目。

张小军说,镇江市文物局全面落实考古前置政策,三年来累计受理考古调查勘探项目284项,文物资源区域评估22项,实现了考古前置工作县区全覆盖,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工作在全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保障了恒美光电、英科医疗、鱼跃医疗等20多个列为省、市重大项目涉及土地的如期上市。

打造“博物馆里的美好生活”,镇江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晋升国家三级馆。镇江博物馆新馆、扬中市博物馆新馆、镇江红色金融钱币专题博物馆建成开放。

聚焦盘活资源,拓宽博物馆的边界,举办“寻迹镇江· 镇江市近年考古成果展”,将博物馆和考古出土文物搬进政府机关。加强文创产品研发,以原创精品展览为依托,成体系化打造了“凤”系列等文创产品,广受市场好评。此外,镇江各博物馆、纪念馆结合自身特色,举办了“镇博时空穿梭记”“打卡瘗鹤铭”“木工·鲁班造物”等各类创新性活动,让博物馆更好地扮演“大学校”角色,充分融入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镇江博物馆获得国家团体考古发掘资质;考古前置全面落实,三年来累计完成调查勘探及文物资源区域评估项目近200项,发掘古墓葬、古遗址等近10000平方米,出土文物上千件,保护遗址遗迹近10000平方米。

为非遗传承发展

注入新的生命力

市文广旅局非遗处处长李良武向记者介绍,2017年,我市出台了全国首部关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地方立法《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条例》,2023年制定印发了《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严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有效解决了代表性传承人层级认定与系统管理问题。夯实保护基础,完成了对全市的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共普查出有效线索2277条,调查项目数达1266项,文字记录164.4万字,电子数据189.3G,征集实物141件。各辖市区均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构建完善体系,开展了6批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4批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已全面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名录项目9项,省级名录项目39项,市级名录项目136项,辖市(区)级名录项目199项。

李良武说,除了对包括非遗保护单位在内的文旅企业进行纾困解难,支持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发展。在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上,我市注重深入推进“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品牌创建工作,在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内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等活动,为景区“景”上添“花”,吸引人气。“非遗进西津渡景区”“非遗进宝华山景区”“非遗进茅山景区”等3个项目入选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非遗小剧场建设进展顺利,依据古琴艺术(梅庵琴派)、扬剧等非遗项目建成了五柳堂小剧场。

注重开发非遗创意产品,指导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等非遗项目传承人,结合现代生活开发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工艺品和纪念品等文化创意产品,组织项目保护单位参加各类文创展会,拓宽传承人视野和产品设计思路,镇江恒顺香醋、扬中竹编、太平泥叫叫等项目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推动非遗旅游精品化,让线路产品“火”起来。我市推进非遗与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相加相融,推出的“见怪不怪,探寻舌尖上的‘镇江非遗’”等3条线路入选“水韵江苏”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

指导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创成第三批江苏省非遗旅游创意基地。积极搭建各类平台,组织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参加各类非遗展会,拓宽视野和产品设计思路,注重拓展非遗产品营销渠道,推动非遗旅游数字化,让云上非遗“潮”起来。利用宜游镇江文旅平台建设集展示销售于一体的“璀璨非遗”旗舰店。指导非遗企业以新媒体为载体,采取“直播+非遗+电商”模式,线上营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目前镇江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个、省级非遗项目39个、市级非遗项目136个、区级非遗项目199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中,国家级6名、省级19名、市级95名。非遗已经成为擦亮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笪伟 通讯员 刘聪 顾媛)

编辑:毛蕴劼

审核:沈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