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服务提升“救助温度” 科技赋能畅通“回家之路”

今日镇江讯 “身上没钱,一直睡在火车站附近有好几天了,看到你们这边有救助点,我行李都带着了,看能不能到你们那里住几天,我不要你们买票,我工资很快就到了。”

今年6月19日是第11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民政部在浙江杭州设立主会场举办“开放日”活动,部分省市设立6个分会场以视频连线方式互动,镇江作为江苏唯一分会场参与全国层面的宣传展示。活动现场,62岁的王先生当场求助。多年来,我市通过常态化街面巡查、多元化救助服务、科技赋能助寻亲等举措,兜牢流浪乞讨救助底线,助力走失人员回家。


齐抓共管,织密“保障网络”

王先生单身,无儿无女,今年5月份从扬州宝应来到镇江游玩,游玩期间,手机被偷,身上只有十几元现金,在当天的咨询服务现场,他来到服务台寻求帮助。工作人员核实后当即表示,王先生可以先到救助站内生活几天,如果需要,也可以帮他购买回家的车票。

据了解,在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开展11年来,镇江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常态化街面巡查、流浪乞讨人员到站救助、热心群众提供线索等方式,已累计救助像王先生这样的各类流浪乞讨人员26000多人次。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压实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责任的意见》《关于建立镇江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明晰职责分工,完善责任追究体系,“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救助管理工作格局日趋完善。公安、城管等行政机关主动引导、护送求助人员来站;卫健部门按照“先救治 后救助”的原则,为受助人员开通医疗“绿色通道”;铁路交通等部门为受助人员乘车提供便利,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履职尽责,共同推动我市救助管理工作安全有序开展。11年来,公安、城管等行政机关护送来站1207人次,定点医院提供医疗救治1764人次。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为求助人员织密织牢了保障网。

流浪乞讨人员流动性强,行踪不定,桥梁涵洞、废弃房屋、车站码头、地下通道往往是他们的栖身之所。市救助站强化四级救助网络建设,通过常态化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确保在特殊天气期间不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通过联合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开展联合救助行动,在重大节日、极端天气等特殊节点,增强街面巡查力量,确保人员安全、社会安定;通过在火车站派人驻点、福彩销售点设置临时救助点、社区救助信息员以及由公交车、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为主体的志愿者拓展主动发现的触角,确保求助人员就近、及时得到帮助。

多元服务,提升“救助温度”

2022年1月的一天,市救助管理站值班人员冯雨桑在晚上10点多接到一通求助电话,说是在街面上有四五个人饿了一天了,需要救助。她当即赶到现场,看到他们正站在马路边上,满身疲累。一番交谈后得知,他们因为没钱,已经一天没吃饭了,再加上临近过年,也不好意思向家里求援。

冯雨桑马上从车上拿了一箱方便面递给他们,当天天冷,转头又去拿了几件棉大衣。他们十分感谢却又有些面露难色。经过深入交谈得知,原来他们已经吃了几天方便面,有人肠胃不好,实在是吃不下了,“想吃点热馒头,热面条”。

冯雨桑请他们一起回救助站,先吃口热饭解决肚子问题。他们一开始很不好意思,再三推辞。“我们是救助站的同志,我们的职责就是为真正遇到困难急需帮助的群众提供援助,伸出援手”,听完他们最终接受了。到了救助站,冯雨桑让食堂端上热饭热菜,让他们慢慢吃,填饱肚子。吃完饭后,他们激动地握住冯雨桑的手,眼泪簌簌直流。

一张车票,一顿热饭,一句关心的话语……11年来,我市救助管理工作把“弱有所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救助对象的冷暖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依法为受助对象提供医疗救治、饮食住宿、购票返乡、寻亲服务等帮助。

2018年,镇江市救助管理站被确定为全省救助管理标准化试点单位,建立了“1+39”项标准,覆盖站内照料、寻亲服务、街面巡查等各个环节,构建了服务多元化、管理精细化,关爱人性化的救助标准化体系,为提升救助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2020年12月,镇江市救助管理站被评为江苏省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同期,民政部流浪乞讨救助工作管理标准体系研讨会在我市召开,镇江的经验做法得到民政部认可,并全国推广。此外,还不断优化站内受助对象饮食起居、生活护理、心理疏导等照料服务措施,建立满意度跟踪表,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6%。

“服务他们的时候,想着多做一点。比如,提醒他们给家里面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识字不多的人,叮嘱乘车转车注意事项;心情低落的人,和他聊上几句。对于身处困难中的人,我们的一个小小举动,可以温暖人心,这些小事情里透着大民生。”冯雨桑说。

科技赋能,畅通“回家之路”

2022年9月,在外漂泊21年的四川陶姓男子终于见到了分别21年的家人,踏上了回家的路。从发现该男子,到为其联系上家人,时间并不长,只用了一天。但这背后,是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发挥四级救助网络作用、科技赋能切实提高寻亲效率的不懈努力。

这名陶姓男子是一名叫韩小云的出租车司机送到救助站的。“从口音我们判断他可能是四川人。”市救助站受理科科长王菊龙说,于是,工作人员整理了四川的行政区划,一个一个读给他听,当听到“宜宾”时,男子有了明显反应。经过查询发现,宜宾市确实有个屏山县。工作人员又将屏山县下属的所有镇进行了整理,当提到“书楼镇”的时候,男子再次出现明显反应。随后,这名男子的信息通过网络被精准推送至疑似户籍地——屏山县,当晚就收到了反馈。

每个走失人员背后都有一个望眼欲穿的家庭,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回到亲人身边,一直是市救助管理站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0年,市救助管理站总结多年寻亲经验,建立“扬帆馨港”寻亲工作室,通过“三个着力”,切实提高寻亲效率,让更多走失人员回归家庭。一方面,着力加强寻亲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扬帆馨港”寻亲工作室,让寻亲工作有阵地,叫得响;着力加强沟通问询、实地查找等人工甄别方法的运用。

同时,通过科技赋能,着力增强智慧寻亲手段的运用。通过公安机关人脸识别、DNA比对、“今日头条”疑似户籍地弹窗推送等智慧手段,11年来共帮助226名走失人员找到亲人,实现定点医院、托养机构的长期滞留人员动态清零。

为从源头上预防流浪乞讨行为的发生,市救助管理站还采取“帮扶+预防”的方式,建立“返乡人员信息库”和“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对返乡人员做好定期回访和帮扶,协调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保障范围,对各辖区内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精神残疾等易流浪走失人员“建档立卡”,和属地共同做好动态管理服务。同时,对滞留超过3个月仍无法查找到身份信息的长期滞留人员,按照工作程序,开展落户安置工作。11年来,为38名长期滞留人员办理落户安置,纳入特困供养范围,进行兜底保障。(朱秋霞 俞镇)

编辑: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