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吕城太平龙灯”舞出千年古镇“精气神”

今日镇江讯  日前,第四批丹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出炉,其中,丹阳吕城镇的“吕城太平龙灯”入选非遗名录。

吕城是千年古镇,提起吕城的舞龙,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相传吕城舞龙的一些阵法,与东晋宰相谢安,以及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淝水之战的阵法有关。舞龙,也是古代人们祈求上天风调雨顺,天下五谷丰登,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美好愿望。人们渴望没有天灾,没有战争,天下太平。所以吕城的舞龙,人们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太平龙灯”。

过去,吕城镇周边很多村庄都有舞龙队,尤其东南街和后焦村的舞龙,最为有名,85岁的郦俊生老人,是吕城太平龙灯的传承人之一,他见证了在百年光阴变迁中龙灯飞舞兴衰的历程。现年65岁的王汝青老人,是太平龙灯制作的传承人,负责平常的维护工作。使传统工艺不断改进与创新,让龙灯在表演过程中愈加光彩夺目。吕城后焦村不仅舞龙,而且制作舞龙。他们制作和舞动的是青龙。吕城河北村、花龙安基村、西符村、沟头村等村庄,也都有自己的舞龙队。舞龙活动时间,一般在春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还有婚嫁、孩子满月、老人祝寿、店铺开张等喜庆节日进行,另外,还有民间习俗祭祀和驱邪也舞龙。

传统舞龙,很多是二龙戏珠式的,就是两条龙,由挥舞龙珠的人指挥。两条龙,围绕龙珠翻滚腾飞,而吕城的舞龙,是一龙独舞,没有龙珠引导,而是按阵法来舞。舞法有游龙、翻龙、盘龙、双龙盘柱、喷花等等,阵法更是多样,有太阳阵、两仪阵、三才阵、四象阵、舞龙盘柱阵、六门阵、老龙翻身阵、八卦阵、梅花阵、长蛇阵等等。可谓是千变万化。

吕城传统舞龙,极具自己的特色,龙身内设灯光,灯光可以透出龙身,鳞片分明,在黑夜中表演,如银龙出海,在空中翻滚腾跃,让人产生错觉,感觉是真龙从天而降。龙头可以喷火,更展示了龙的神秘和威力。用红、绿、彩旗的数量多少为阵型,以老龙翻身后进入阵型,斜角舞动似腾云驾雾,游龙如蛟龙戏水。一会朝着观众,摇头摆尾,首尾呼应,活灵活现。接着戏云,如行云流水,头摇尾摆,轻微走动。紧接着锣鼓喧天。换个年轻灵活者上阵,龙以中心大旗为轴。进入整场最为激烈的铁索口环节,全体成员高声叫唤,拿出吃奶的力气,把龙舞得翻云覆雨,虎虎生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外出打工的较多,留在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且年轻人也不愿意再学,现在舞龙队员,基本是50岁以上为主,舞龙是一个重体力活。舞龙队员姜洪虎说,舞龙比种田、上班都累。而且需要很多人相互配合。若是九节龙,就需要几十个人,尤其龙头龙尾,摆动幅度最大,也最累人。龙头一般要六、七个人轮换着来,一个人咬牙最多也只能舞五、六分钟,就要换下一个人,不然体力跟不上。可见强度之大。龙尾看似轻松,其实难度不比龙头容易,也要六个人。中间七节每节至少要两个人。因为运动幅度大,很容易闪着腰,所以还需要身体轻便灵活的人才行。

当前,一方面需要新的舞龙队员参与,另一方面也缺少活动资金。尤其会制作龙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可以制作龙灯的人在吕城为数不多,且年龄偏大,吕城东南街的王汝青老人,今年65岁;吕城后焦村的姜锁荣老人也到了古稀之年,后继乏人,这门独特的龙灯制作技艺面临失传。还有和舞龙配合的锣鼓队,很多敲法也都失传了。现在舞龙的套路,也只能舞出以前的三分之一了。复杂的舞龙阵法,已失传了很多。

为了更好地把舞龙文化和技法传承下去,在黄吕华、黄红武、季中明、张鹤松、姜洪虎等舞龙爱好者的多方奔走下,自发组成了吕城镇民间舞龙队,他们自筹资金,得到张百平、孙华军、周建芳、贺弥、朱海忠等热心人士的赞助。队员们利用工作之余坚持舞龙,全力挽救这门濒临失传的古老技艺。这支新生的民间舞龙队,经常在吕城网红打卡地——水韵广场表演,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丹阳吕城镇党委、政府将“吕城太平龙灯”作为繁荣农村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载体推进,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和美乡村发挥了重要作用。吕城镇太平龙灯队负责人季中明表示,近年来,在吕城镇虎墅村党委的帮助下,因势利导,顺应民意,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下去,用龙的精神,凝聚群众向善向上的力量,让“吕城太平龙灯”为和谐社会添光增彩。(通讯员 陈桂玲 姜锁平 全媒体记者 佘记其)

编辑:朱超

审核:高新

(作者:佘记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